太可惜了,巴基斯坦再也无法击落印度空军米格21战斗机了,因为现在印度所有米格21,全部退出现役,米格21曾经是印度一款主力战斗机,数量庞大,接近1000架。 这架在印度空军服役超过60年的"老古董",终于在2025年9月26日画上了句号。 那天,印度仅存的两个米格-21中队——第3"眼镜蛇"中队和第23"黑豹"中队,在昌迪加尔空军基地进行了最后一次飞行表演。 36架米格-21排着整齐的编队掠过天空,其中一架由最后一位驾驶米格-21的女飞行员普丽娅·夏尔马操控。 着陆后,水炮喷出的水柱为它们送行,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站在台下,称这些战机是"印度的家庭成员"。 可谁都知道,这个"家庭成员"早就成了印度空军的噩梦——它被飞行员们私下叫做"飞行棺材",60年里摔了400多架,害死200多名飞行员,光是2021年后就摔了7次。如今总算退役了,印度飞行员大概都松了口气。 巴基斯坦这次可没给印度留面子,总理夏巴兹在联合国大会上直接宣布击落了7架印度战机,包括3架法国"阵风"、1架苏-30MKI、1架米格-29和1架印度国产LCA战斗机。 印度气得跳脚,说这是"荒谬的戏剧表演",可自己拿不出证据反驳——毕竟连印度驻印尼大使馆的PPT都意外泄露了真实损失,上面明明白白写着阵风被干掉3架。 为什么说米格-21要是参战也得被PL-15E干掉?看看这导弹有多吓人就懂了。PL-15E是巴基斯坦从中国买的"杀手锏",最大射程超过145公里,实际能打到160公里外。 它用卫星加惯性导航,中途还能靠数据链修正方向,最后末端雷达开机锁定目标,飞行员发射后根本不用管,导弹自己就能追着目标打。 更绝的是它的"不可逃逸区"——只要在这个距离内发射,目标就算把飞机开到极限、玩出各种花招也躲不掉,必死无疑。印度飞行员根本不知道危险从哪来,PL-15E的雷达信号被设计得极难侦测,等他们的雷达告警器"嘀嘀"响时,导弹可能已经近在眼前了。 2025年5月7日的空战里,巴基斯坦的歼-10CE和枭龙Block3挂着PL-15E,在160公里外就发射导弹,印度飞行员连对手在哪都没看见,飞机就炸成火球了。 一架掉在毕夏纳空军基地附近的阵风战斗机,残骸上还挂着没抛完的热焰弹——飞行员直到最后都以为是被红外导弹锁定,哪知道是雷达制导的PL-15E从天外飞来。 印度空军现在最头疼的,就是米格-21退役后留下的巨大窟窿。原本印度空军有42个战斗机中队的目标,现在米格-21一退,直接掉到29个,是历史最低水平,连巴基斯坦的25个中队都差不了多少了。 印度急着用国产"光辉"战机填坑,可这玩意儿拖了40年才勉强服役,至今只有两个中队能用。去年订的83架改进型"光辉"Mk1A,又因为美国卡着发动机交不了货,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嘴硬说2028年才能年产24架——按这速度,填完坑得等到2035年。 更惨的是,印度现在的主力战机全是"万国牌":法国阵风、俄罗斯苏-30MKI、国产LCA,雷达、导弹、数据链各玩各的,打仗时根本没法协同。 阵风挂的"流星"导弹射程140公里,但印度只买了200枚,平时舍不得用,混着射程60公里的老式"米卡"导弹凑数;苏-30MKI的雷达还是老掉牙的无源相控阵,探测距离只有150公里,在PL-15E面前等于睁眼瞎。 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都看不下去了,吐槽印度"有先进装备却整合不成整体"。 其实米格-21刚到印度时也是风光过的。1963年第一批米格-21F-13到货,印度飞行员兴奋得不得了,毕竟这是印度第一架超音速战机。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米格-21首战就击落了巴基斯坦的美制F-104"星"战斗机;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米格-21更是立下大功,帮印度空军夺了制空权。 可印度太能折腾了,870架米格-21硬是飞了60年,早该20年退役的战机被逼着超期服役,零件老化、维护跟不上,不摔才怪。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组装的米格-21质量更是臭名昭著,飞行员们私下骂"不是在修飞机,就是在等摔飞机"。 如今这"飞行棺材"终于退了,印度空军却陷入更尴尬的境地——新战机跟不上,老战机全靠修,面对巴基斯坦手里的PL-15E和预警机体系,以后的天空只会更难混。 巴基斯坦空军司令去年就放话:“我们的体系能让印度战机刚起飞就变废铁。” 看来印度飞行员以后得祈祷,别在战场上遇见那些挂着PL-15E的枭龙和歼-10CE,否则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当地时间9月27日,印度自媒体开始幻想未来印度空军情况:“印度空军超越42个中队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