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最终还是交火了!9月26日凌晨,韩军朝着越界的朝鲜船只开火警示,这是3年来首

凌余阵兮 2025-09-28 09:16:27

韩朝最终还是交火了!9月26日凌晨,韩军朝着越界的朝鲜船只开火警示,这是3年来首次发生的朝鲜越界事件。 其实,韩朝这次开火警示看着吓人,但更像是俩邻居在共用的院子里因为 “谁的地界到哪儿” 拌了句嘴,一方挥了下棍子吓唬人,另一方就退回去了。 核心不是双方想打架,而是那片海压根就没个公认的 “院墙”,再加上这会儿正是鱼多的时候,渔船一不小心就踩了线,这种事儿在朝韩之间早不是新鲜事了。 9 月 26 号凌晨这事儿,韩军开的那几枪就是 “雷声大雨点小”,连实弹都没往船上打,纯粹是按流程走的警告射击。 朝鲜那艘商船在白翎岛西北晃了一小时就走了,双方连个剐蹭都没有,哪儿算 “交火” 啊?真要扒明白这事儿,得先搞清楚朝韩之间那道扯了七十多年的 “海上糊涂账”,不然光看 “开火” 俩字,准得被带偏。 问题的根子就在那条叫 “北方警戒线” 的线上,这线说穿了就是个 “单边划线” 的产物,压根没法律效力。 1953 年朝鲜战争停战时,只划了陆地上的 “三八线”,海里的边界压根没提。结果停战后没几个月,驻韩美军自己拿尺子在地图上画了条 150 海里长的线,把白翎岛这些靠近朝鲜的小岛都圈进了韩国的控制范围,这就是 “北方警戒线”。 可朝鲜从来就没认过,觉得这线把自己的领海都占了一大块,后来干脆在 1976 年自己也画了条 “南方警戒线”,俩线一重叠,就多出了一大片 “争议海域”。你想啊,就像俩家人没商量好院子边界,各自拿篱笆圈地,中间的空地能不打架吗? 这次出事的白翎岛附近,正好就是这两条线挤得最紧的地方,还是出了名的 “鱼窝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早就说了,朝鲜半岛西侧海域是黄渤海鱼类的 “热点区”,这会儿正是秋汛,带鱼、黄花鱼全往这儿扎堆。 对朝鲜渔民来说,这片海就是 “饭碗”,以前为了捕鱼越线的事儿多了去了,1999 年还因为这事儿真刀真枪干过一架,韩国沉了高速艇,朝鲜也有船被打得起火,死伤好几个人。 这次虽然是商船,但十有八九也是跟着鱼群走,不小心过了线,毕竟凌晨五点天还没亮,海面上风大浪急,导航稍微偏点就出问题,韩国军方自己也说 “故意越界的可能性较低”。 有人可能会问,都吵了这么多年,就不能坐下来把线画清楚吗?还真没那么容易。韩国觉得 “北方警戒线” 都用了几十年,算 “实际控制线”,得按这个来。 朝鲜却觉得这是美军强加的,凭啥认?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种相邻国家的海域划分得双方谈判解决,但朝韩这关系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能开南北铁路、搞联合工厂,坏的时候连电话都不接,哪儿有心思慢慢谈边界?再说了,这片海底下不光有鱼,可能还有石油天然气,谁都不想吃亏,谈判桌上更难有结果。 而且这次 “开火警示” 看着紧张,其实是双方的 “常规操作”,韩国军方的流程就是先广播警告,不听再开枪示警,子弹都是往船旁边的海里打,根本不是要打沉船。朝鲜那边也懂规矩,一般收到警告就会撤,不会硬扛。 毕竟真把事儿闹大了对谁都没好处,朝鲜要应对国际制裁,韩国要搞经济,没人想真打仗。就像俩脾气暴的邻居,吵归吵,真动手砸东西的少,大多时候都是互相喊两句就完事。 这三年没出事儿,也不是因为关系变好了,主要是前两年疫情加上渔业资源波动,渔民出海少了,争议自然就少了。 现在渔业旺季一到,船一多,越线的概率就上去了,这才冒出来个 “三年首次”。其实往前数,2018 年、2020 年都有过类似的警告射击,每次都是 “开枪 — 撤船 — 互相指责” 的固定剧本,没一次真升级成冲突的。 更有意思的是,双方都很会 “控制尺度”,韩国通报的时候特意强调 “密切监视并按程序应对”,没说要报复;朝鲜那边干脆不吭声,既不承认越界,也不骂韩国开火,就当没这回事儿。 这都是多年摸出来的 “默契”—— 既要维护自家的 “面子”,又不能把对方逼到墙角。要是真撕破脸,朝鲜的岸炮能直接打到白翎岛,韩国的战机也能快速升空,真打起来就是两败俱伤,谁都不傻。 说到底,这次的 “开火警示” 就是朝韩海上争议的 “日常小剧场”,跟 “交火” 差着十万八千里。核心还是那道没画明白的线,加上渔民要吃饭的现实需求,再掺杂点双方的政治立场。只要那两条线还没合成一条,只要这片海还有鱼,这种事儿就还会发生。 但你也别担心真会打起来,这俩邻居吵了一辈子,早就摸透了对方的脾气,闹归闹,底线拎得门儿清,真要动真格的,还远着呢。

0 阅读:506

评论列表

海纳百川

海纳百川

2
2025-09-28 16:22

打,冲鸭,越过三八线

凌余阵兮

凌余阵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