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芯片断供更可怕?中国物理博士尹志尧指出:“美国的芯片专家基本上都是华人”;63

锦云祥瑞 2025-09-28 01:10:08

比芯片断供更可怕?中国物理博士尹志尧指出:“美国的芯片专家基本上都是华人”;63岁邱震海教授也曾说:“中国是在14亿人中选人才,老美是在70多亿人中选人才……” ​​就说硅谷吧,每天早上街上全是匆匆忙忙的人,其中25万都是华人工程师,全往谷歌、英伟达、英特尔这些大科技公司跑。这些人不少是清华、中科大出来的高材生,差不多占了硅谷科技人才的一半。 你可别先急着骂“人才流失”,得先琢磨琢磨这些清华、中科大的高材生,当年为啥要往硅谷跑。尹志尧自己就是从美国回来的,他早年在硅谷做芯片设备研发时就说过:“不是华人不想回国,是二十年前国内连一条成熟的14纳米芯片生产线都没有。”那会儿国内芯片产业还停留在“组装加工”阶段,顶尖人才回去了,既接触不到最前沿的制程技术,也没有能支撑核心研发的产业链——总不能让搞GPU设计的博士,去拧芯片封装的螺丝吧? 邱震海说的“70亿人选人才”,戳中的是美国靠“移民红利”抢人才的狠劲。他们对着全球华人放的“诱饵”,不只是高薪——硅谷英伟达的华人芯片工程师,十年前年薪就能到15万美元,更关键的是“能做核心项目”。有个中科大毕业的工程师,在谷歌负责AI芯片研发,他采访里说:“我在国内读博时做的课题,到了硅谷能直接落地成产品,这种‘想法马上能变成现实’的感觉,国内当时给不了。”美国就是掐准了华人在数学、物理这些硬核学科上的优势,又给了能施展的平台,才把大批高材生留在了硅谷。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25万华人工程师里,近八成是“国内读本科、美国读硕博”的背景。他们不是不恋家,是早年国内的芯片企业,连“匹配的研发岗位”都没有。比如十年前,国内芯片公司招得最多的是“芯片测试工程师”,而硅谷招的是“先进制程研发工程师”——前者是检查芯片好不好用,后者是研究怎么做出更厉害的芯片。换作是你,一个能让你站在行业最前沿搞创新,一个只能做基础检测,你会怎么选? 尹志尧后来回国创办中微公司,就是想改变这种局面。他说“美国芯片专家多是华人”,不是在唱衰,是在提醒:比芯片断供更可怕的,是“有人才却留不住、用不好”。这些年国内慢慢补上了短板——华为海思建了千人研发团队,薪资跟硅谷接轨;中芯国际引进了先进制程设备,能让博士们做真正的核心研发。去年就有个从英特尔回来的华人专家,在中芯国际负责12纳米制程研发,他说“现在国内能做的事,比在硅谷还多”。 现在别再盯着“硅谷有多少华人工程师”焦虑了,该看的是“国内能留住多少华人工程师”。这两年越来越多的硅谷华人回来,不是因为突然爱国了,是国内终于有了能让他们“施展拳脚”的平台。比芯片断供更可怕的从来不是人才在国外,是国内没有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土壤——而现在,这片土壤正在慢慢变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43

猜你喜欢

锦云祥瑞

锦云祥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