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裕华路上的停车位,一夜之间画上了黄线,开始扫码收费了。 这事儿不新鲜,很多城市都这么干。 美其名曰“智慧停车”,说是为了提高车位周转率,解决乱停车的问题。 听起来头头是道,好像是为了大家好,可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公共道路是大家的,凭什么划块地就能变成生意?说是为了交通好,可这钱最后进了谁的口袋,谁也说不清楚。 这就让人想起南昌那个停车收费风波,一个特许经营权就敢签25年,这哪是搞交通,分明是把马路当成了提款机。大家担心的不是那一小时几块钱,而是公共资源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圈走”了。 官方可以说收费有法律依据,经过了听证会,程序上没毛病。可问题的核心从来不是合不合法,而是合不合理。收上来的钱,有没有全部用来改善交通、补贴公交?还是说大部分都进了运营公司的腰包? 这种无人收费系统,对那些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就是一道坎。万一计费出了错,找谁说理去? 说到底,马路姓“公”不姓“私”。
承德裕华路上的停车位,一夜之间画上了黄线,开始扫码收费了。 这事儿不新鲜,很多城
热心远山
2025-09-27 21:08:40
0
阅读:39
起夜家
太~五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