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中国基建闹了个大“乌龙”,本打算耗资3亿在荒漠建个发电厂。没想到10年后,这里最出名的不是基建,竟然是牧场和羊肉。更搞笑的是,工程队还无意间攻克了一个全球头疼的世纪难题。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在青海高原有个地方叫塔拉滩,这里的环境能把人聊死——年降水才200毫米,荒漠化率高达98.5%,风沙肆虐得连站都站不稳。 不过这地方有个优点,那就是阳光特别充足,每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 2011年,国家看中了这里的光照条件,决定投资3个亿建设光伏发电基地。 但施工队刚进场就遭遇“滑铁卢”:沙尘暴天天刮,光伏板刚装上去就被沙子糊得严严实实;地面松软得像豆腐渣,支架打进去就开裂;设备维护费用直接爆表。 这项目刚起步就陷入了困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程师们想出了个临时办法,把光伏板架高,底下撒点草籽固固沙。 结果这一招居然歪打正着,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高架的光伏板形成了天然的遮阳区,减少了地表水分蒸发,清洗设备的水渗入土壤,让干裂的地面变得湿润。 而那些草籽在这样的环境下居然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长势喜人。 短短几年,这片原本死气沉沉的荒漠就发生了惊人的转变:风速降低了一半,水分蒸发减少了30%,植被覆盖率从可怜的不到10%蹿升到了80%,光伏板下面,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意悄然铺开。 这本该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可新问题又来了,草长得太快太旺,都快把光伏板给淹没了。 发电效率直线下降,人工除草的成本又高得吓人,工程师们正为这个意外“福祸”发愁时,一群不速之客的到来,却让整个项目峰回路转。 你知道吗,一群羊不请自来地闯进了光伏园区,本来工作人员还担心羊群会破坏设备,却发现这些“不速之客”简直是来解难的。 羊群在光伏板下悠闲吃草,把疯长的杂草控制得恰到好处,还不用花一分钱。 这个意外发现立马让项目组眼前一亮,他们赶紧调整光伏板高度到1.2米,方便羊群活动。 一场看似尴尬的“乌龙”,就这样演变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循环:羊群吃草、粪便肥田,草更旺盛、羊更肥壮。 园区里的羊肉品质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在清洁能源环境下生长的羊,肉质格外鲜美,市场售价比普通羊肉高出三成。 而当地牧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不少人还在园区找到了固定工作。 项目组趁热打铁,把塔拉滩的创新玩出了新花样,他们把光伏发电和40公里外的龙羊峡水电站连成一体,创造出“水光互补”系统。 白天靠太阳发电,晚上和阴天就用水电补上,年发电量稳定在80亿度。 十来年过去,这个当初让人直摇头的“乌龙”工程,如今成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样板,基建搞出了新能源基地,顺带治好了荒漠化,还带活了一整条产业链。 更绝的是,这种模式现在正被推广到全国其他荒漠地区。 看来有时候,“乌龙”也能酿出好酒来,关键在于我们遇到意外时,是否有勇气和智慧去拥抱改变,把“错有错着”变成“错有错福”。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反转!前段时间爆火的妈妈维权事件,网友那么支持她;没想到最后她居然是为了~
【7评论】【2点赞】
风起花落
确实是好事,天佑中华。
用户11xxx09
希望如此推广把沙漠变成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