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只有一个空降军,是不是少了点?其实,已经不少了,中国的空降兵其实就是第15军,大概有3.5万人,10个旅左右。可实际上是支能打关键仗的“精锐拳头”,比过去那种单纯堆人数的部队管用多了。 中国虽然只有一支空降兵部队,但是战斗力可远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这支部队的底子就硬得发烫,前身是打过上甘岭战役的英雄部队,43 天里顶着日均 20 万发炮弹的轰炸,硬生生挫败敌人 900 多次进攻,黄继光、邱少云这些名字早把 “能打硬仗” 刻进了基因里,后来改编为空降兵,从诞生起就不是普通部队。 现在这九旅编制更是藏着门道,5 个空降兵旅是尖刀,空中突击旅带着直 - 10、直 - 20 玩立体突击,山猫全地形车能挂在直升机下投送到战场,特种作战旅专搞敌后掏心,航空运输旅靠运 - 20、运 - 9 搭起空中桥梁,作战支援旅管着电子对抗、战场侦察,从头到尾都是无缝衔接的组合拳。 别以为空降兵还是 “跳伞后靠腿跑” 的老印象,现在是连装甲车都能跟着从天而降,ZBD-03 空降战车能扛着 30 毫米火炮空投,落地就能组成突击集群,这机械化水平早不是当年可比的。 2008 年汶川地震就见真章,茂县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15 名空降兵在没有气象资料、没有地面引导、没有标识的 “三无” 条件下,从 4999 米高空纵身跳下,这可是超出常规跳伞高度两倍多的极限操作。 他们落地后 7 天传回 30 多批次灾情,为后续救援打开缺口;更狠的是小木岭救援,93 名战士靠电缆和木材搭起软梯,在近 80 度的峭壁上爬来爬去,6 天里救出 756 名被困群众,这执行力和意志力,不是凑数的部队能拿出来的。 “西部・联合 - 2021” 演习里这支部队的表现更直观,歼 - 20 先释放干扰弹开路,歼轰 - 7A 跟着投激光制导炸弹,20 多门自行榴弹炮轰完,12 架直 - 10 直升机超低空补刀,然后运 - 20 编队直接在战场纵深空投 180 名空降兵,顺带把装甲车辆也投了下去,落地就有重火力支撑。 整个过程 40 分钟完成近 30 个作战行动,同一空域划分 7 个高度层,战斗机、直升机和炮兵火力互不干扰,这种多兵种协同能力,比单纯堆人数的部队高效太多,演习里新装备占比超过 80%,全是实打实的战斗力。 国际赛场上也不含糊,“空降排” 比赛里跟俄罗斯、白俄罗斯这些空降强国同台竞技,拿过团体冠军,战车追逐赛硬生生拼下第二名,能在别人的主场跟老牌劲旅掰手腕,实力可不是吹出来的。 要知道美军空降兵 18 小时能部署一个营,咱们这支部队靠着运 - 20 的投送能力,远程机动速度一点不落后,而且人家投过去的是轻步兵,咱们投过去的是带装甲、带火炮、带支援体系的合成集群,单论作战效能差着代差。 现在的战场早不是 “人多欺负人少” 的时代,讲究的是快速反应、立体突击、精准打击。第 15 军这配置,既能靠特种作战旅搞敌后渗透,又能靠空降兵旅正面突击,还能靠空中突击旅快速穿插,作战支援旅在后面搞电子压制,整个体系拧成一股绳。 就算只这一支,但其覆盖的作战场景、具备的突击强度,比别家几支单一功能的空降部队加起来还全面,这就是精锐化、合成化的门道,数量看着少,实则每一分力量都用在了刀刃上,根本不用靠堆人数凑场面。
有点太科幻了!现在陆军装备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吗?央视报道了咱们高原陆军的卫勤
【45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