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大霉了!”上海一男子半夜在酒店休息时,突然感觉有东西在咬他耳朵,男子猛地张开眼,结果耳朵出血了,而不明物体也不见了,男子在酒店前台的陪同下去了医院,诊断为“疑似被鼠咬伤”,酒店愿意承担医药费,并额外再给1000元,而男子只需酒店陪自己看好病,谁料,酒店的回复让他气愤,网友:太不可思议了! 凌晨4点的上海临港新片区,万籁俱寂,易佰酒店的客房里只有空调的微弱声响。 陈先生睡得正沉,突然右耳传来一阵尖锐的剧痛,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啃了一口,疼得他猛地从床上弹起来。 黑暗中他下意识地摸向耳朵,指尖触到一片湿热黏腻的触感,打开灯一看,满手的鲜血让他瞬间头皮发麻。 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觉得耳朵火辣辣地烧,血根本止不住。 身旁的女友也被惊醒,两人在房间里翻找了半天,既没看到咬人的东西,也没发现任何踪迹,只有床单上的几滴血迹格外刺眼。 陈先生赶紧穿好衣服下楼找前台,值班人员见状也慌了神,当即表示陪同他去医院检查。 谁也没想到,这场深夜惊魂只是麻烦的开始。 今年30岁的陈先生在上海工作,9月23号特意去临港找女友,选了常去的易佰酒店,还续住了一天。 以前住过好几次,觉得挺干净的,从没出过问题。 可这次,医生在上海浦东医院急诊室的诊断让他心头发紧。 右耳耳廓有贯穿伤,内侧有三个发黑的牙痕,结合伤口形态和他的描述,确诊为“被鼠咬伤,创伤后伤口感染”。 护士给他打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时,陈先生的耳朵还在渗血。 医生说要打三次疫苗,后续会不会有其他问题不好说。 更让他糟心的是,9月26号采访时,他已经开始头晕,每天都得小心翼翼给伤口消毒,生怕感染加重。 起初酒店的态度还算积极,杨姓负责人跟着去了医院,垫付了当天的医药费。 还提出免除房费、承担后续治疗费用,再给1000元精神损失费。 可当陈先生表示担心后续健康风险,希望明确责任时,对方的态度变了。 他们说不一定是在酒店被咬的,还说店里从没发生过这种事,一直强调自己注重清洁。 这话让陈先生又气又怕,“我一整晚都在房间里,难道是老鼠跟着我进酒店的?” 退房后酒店派人检查了房间,没找到老鼠的踪迹,还提起附近同行近年有过虫咬客人的情况。 协商无果后,陈先生报了警,目前警方正在调查。 这事传到网上,网友纷纷留言“太不可思议了”,有人吐槽“连基本的卫生都保障不了,还开什么酒店”。 据《法治日报》今年7月报道,江西南昌一位网友入住全季酒店时,凌晨被老鼠咬醒,手臂剧痛难忍。 酒店一开始只愿退房租,连陪同就医都不肯,直到第二天才派大堂经理跟着去打疫苗。 更过分的是,酒店同意报销费用后,偷偷删了订单信息,后来提出5000元封口费被拒绝。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的唐唯律师解释,不管是上海还是南昌的案例,酒店都既违约又侵权。 客人付了钱,酒店就该提供安全的住宿环境,出现老鼠咬伤客人,明显没尽到义务。 饶平县法院今年还调解过一起类似案件:张某在酒店被毒蛇咬伤,酒店咬定“没证据证明在房间被咬”。 法官现场勘查后发现,张某的照片背景和房间一致,加上就医时间和酒店员工的证词,最终判酒店赔了13800元。 唐唯律师提醒,遇到这种事一定要留好证据:付款记录、带房间环境的伤口视频、注明咬伤原因的病历,就算订单被删,也能申请法院调酒店后台数据。 酒店里出现老鼠,本质上是卫生防控出了漏洞。 可现实中,不少酒店把“没发现老鼠”当借口,忽视了日常防控。 就像上海这家易佰酒店,只强调“从没出过事”,却没提有没有定期做防鼠处理。 业内人士透露,一些酒店尤其是加盟店,为了省成本,会减少消杀频次,防鼠网、捕鼠器这些设备也只是摆样子。 住酒店图的是安心,可卫生隐患和事后甩锅,让这份安心成了奢望。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低价或地段,而是能否守住安全底线。 毕竟,再多的赔偿,也换不回一夜安稳的睡眠和百分百的健康保障。 目前陈先生还在等第二次疫苗接种,他的头晕症状是否和咬伤有关还需观察。 警方的调查还在进行中,但这件事已经给所有酒店敲响了警钟:安全保障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落实在每一次消杀、每一次查房里。 对于消费者来说,遇到问题要敢维权、会留证;对于监管部门,更要加强日常检查,让“老鼠酒店”付出该有的代价。 信息来源:钱江晚报2025-09-26发布:男子入住上海一连锁酒店,睡梦中耳朵疼痛,一摸满手是血,医生:伤口特征似老鼠;警方已介入调查
胆子可真大!6月30日上海,一男子2年前买了个黄金茶壶,最近却发现金壶不见了,取
【43评论】【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