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主席首次动用特权,签订主席特赦令,赦免一名被打入死牢的女子。为的就

熹然说历史 2025-09-26 22:43:09

1955年,毛主席首次动用特权,签订主席特赦令,赦免一名被打入死牢的女子。为的就是特赦一名叫做黄慕兰的死刑犯。 1955年6月,北京秦城监狱里,一个48岁的女囚已经被判处死刑。她叫黄慕兰,因”潘扬案”被定为叛徒、特务、反革命。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恩来得知消息后震惊不已——这个女人曾经救过他的命!毛主席听完汇报后拍案而起,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动用特赦权力,究竟是什么样的功绩,让毛主席如此震怒? 说起黄慕兰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她可是个传奇人物。1907年,她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黄颖初是当地有名的文人,跟谭嗣同是同窗好友,还教过黄兴、蔡锷这些大人物。 黄慕兰从小就聪明伶俐,三四岁就能背诗,学什么都快。12岁被送到长沙周南女校读书,那可是培养出向警予、蔡畅、杨开慧这些革命女性的地方。五四运动爆发时,她跟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结果被学校告状,父亲只好把她接回家。 16岁时,父母给她定了门亲事。嫁过去才发现,丈夫是个抽鸦片、打丫鬟的败家子。她偷偷写纸条求救,父亲心疼女儿,把她接了回来。1926年,她毅然剪去长发,改名黄慕兰,只身前往汉口投身革命。 在汉口,她当上了妇女部部长,工作能力特别强。后来跟《民国日报》总编辑宛希俨结了婚。四一二政变后,夫妻俩转入地下工作。1928年,儿子刚出生三天,宛希俨就被派往赣西南,没多久就牺牲了。黄慕兰把孩子送回老家,继续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 1931年,黄慕兰被任命为中国革命互济会营救部部长,专门负责营救被捕的同志。当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关向应被捕了,化名李世珍关在龙华监狱。黄慕兰化装成富家小姐,通过律师陈志皋认识了他父亲陈其寿。陈其寿在上海司法界一言九鼎,很喜欢黄慕兰,认她做了干女儿。在陈家父子的帮助下,关向应终于被营救出来。 最惊险的是1931年6月22日那天下午。黄慕兰跟陈志皋在咖啡馆喝咖啡,碰巧遇到陈的同学曹炳生。这位在巡捕房当翻译的曹炳生无意中说起:“今早抓了个共产党大头头,五十多岁,湖北人,酒糟鼻子,镶金牙,左手少根指头,坐上电椅还没用刑就全招了。” 黄慕兰一边面不改色地喝咖啡,一边紧张地琢磨此人是谁。这些特征完全符合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她借口头痛让陈志皋送她回家,还特意买了瓶头痛药做掩护。一到家就立即联系潘汉年,消息很快传到周恩来那里。 周恩来当机立断,紧急通知中央机关转移。果然,当天晚上向忠发就带着巡捕直扑周恩来的住处,结果扑了个空。要不是黄慕兰机警,中共在上海的中枢机构可能瞬间就垮了。事后周恩来专门约见黄慕兰,高度赞扬她的机警,还说她”为党立了一大奇功”。 为了革命工作需要,组织同意黄慕兰跟陈志皋结婚。1933年她奉命脱党,以民主人士身份继续为党工作。她参与了营救”七君子”、打通海路交通线等重要行动。抗战期间还因为护送影星胡蝶被诬告入狱,直到1945年才出来。 新中国成立后,陈志皋去了香港,黄慕兰留在大陆。因为长期从事秘密工作,很多档案都遗失了,她的党员身份一时难以证明。1955年6月,因为牵涉”潘扬案”,她被定为”叛徒、特务、反革命”,判了死刑。 就在这关键时刻,周恩来知道了这事。他立即找到毛主席,详细讲述了黄慕兰当年的功绩。毛主席听完后非常震怒:“这样为革命出生入死的同志怎么能判死刑!她营救过关向应,保护过我们的中央机关,是党的有功之臣!” 当天,毛主席就签署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份主席特赦令。这是毛主席第一次动用特赦权力,专门为了救黄慕兰一个人。特赦令上写着:“黄慕兰同志是为我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优秀特工人员,我允许黄慕兰出狱。” 虽然免了死刑,但黄慕兰的苦难没有结束。1963年她又被判管制,1967年再次入狱,一直关到1975年才出来。出狱时她已经68岁了,但第二天就开始写申诉材料,一封封地寄,从不放弃。 1980年,在邓颖超的帮助下,黄慕兰终于得到平反。虽然党龄问题还有争议,但总算恢复了名誉。她被任命为上海市政府参事,后来移居杭州。她开始撰写自传,97岁完成,105岁出版。 2017年2月7日,黄慕兰在杭州去世,享年110岁。这位跨越一个多世纪的传奇女性,四段婚姻,四次入狱,为革命出生入死,最终在祖国的怀抱中走完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黄慕兰的一生,是中国革命曲折发展的缩影。她曾经在最危急的时刻救过周恩来,营救过关向应,为党立下了不朽功勋。虽然经历了17年的冤狱,但她从未动摇对党的信念。你觉得像黄慕兰这样的革命者,她们的牺牲和贡献是否得到了应有的认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48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