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丰收,竞选时夸下海口的特朗普却被打脸了,因为中国这个曾经的最大买家,迟迟未下订单。见势不妙的特朗普,只好通过媒体和社交平台呼吁购买美国大豆,可其他国家显然吃不下这么多的大豆。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年度美国大豆的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2亿吨,创下历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然而,与这一丰收景象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美国的大豆出现了严重的滞销。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场大豆滞销危机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 “无法兑现的承诺”。在之前的竞选期间,特朗普曾在艾奥瓦州的竞选集会上,信心满满地向农户们保证大豆的销售,不会有任何问题。 可如今,丰收如期到来,当初许下的承诺却变成了一句无法实现的空话。眼看着农户们的焦虑情绪越来越强烈,特朗普在个人社交媒体公开喊话,“推销”美国大豆。 然而,在9月22日,阿根廷刚宣布取消大豆出口预扣税,中国的买家们就立刻敲定了至少10船大豆的订单, 每船大豆的装载量超过六万吨,这些大豆正陆续从阿根廷的港口出发,朝着中国的方向航行。 中国为何会对美国大豆采取 “集体沉默” 的态度? 答案其实就隐藏在特朗普当年主动发起的关税战中。 如今,美国大豆运抵中国港口的到岸价格大约为 530 美元 / 吨,而巴西大豆的到岸价格仅需 400 美元 / 吨,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高达 20%。对于中国的大豆采购商来说,这样的选择题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的必要 。 大豆并非 “高端奢侈品”,无论是用于榨取食用油,还是制作牲畜饲料,成本都是影响采购决策的关键因素。 更何况,美国大豆从产地运输到中国,需要经历大约35天的跨洋航行,期间产生的额外运费、仓储费用等成本,让美国大豆彻底沦为了市场上的 “高价商品”。 有粮食贸易商曾经算过一笔详细的账目:如果进口1万吨大豆,选择美国大豆要比选择巴西大豆多花费130万美元。 巴西不仅是全球大豆产量最高的国家,还借助中国投资建设的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大幅提升了大豆的运输效率。 仅在今年8月,巴西就向中国供应了超过一千万吨大豆,占据了中国当月大豆进口总量的八成。阿根廷也趁机取消出口税,积极争夺中国市场的订单,美国大豆的市场份额被一点点挤压。 大豆卖不出去,受到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农户群体。 在美国,农产品出口产业的背后,关联着物流运输、货物保险、农业金融等多个行业,都被这场大 豆滞销危机拖入了困境。 对特朗普来说,更棘手的是这场危机所带来的政治影响。美国的农户一直是他的“铁杆”选民群体,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等大豆主产区,在 2024 年的选举中大都将选票投给了他。 但如今,大豆的价格相比两年前下跌了不少,不少农场甚至面临着在破产的风险。 最让特朗普感到尴尬的是,他试图寻找其他国家来 “接盘” 美国大豆,却屡屡遭遇挫折。日本虽然承诺会增加美国大豆的进口量,但该国的市场体量有限,根本无法消化美国大量剩余的大豆库存;欧洲地区本身的农产品供应就十分充足,对进口大豆的需求极低。 美国大豆协会不得不承认,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市场能够替代中国。中国每年的大豆进口量接近1亿吨,占据了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 60%,这样的 “超级采购方”,实属可遇而不可求。 这场美国大豆滞销的困局,从本质上来说,是特朗普将贸易问题政治化之后的必然结果。他原本以为,通过加征关税的方式向中国施压,就能迫使中国做出让步,却忽略了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律。 事实上,中国早已通过拓展多元化的采购渠道,降低了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下降了不少,而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则稳稳地占据了这部分空缺的市场。 特朗普仅仅依靠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喊话内容,根本无法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正如美国农业领域的媒体所言,当前的大豆市场已经 “进入了未知领域”,中国已经找到了稳定的替代采购来源,而美国却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与中国相匹敌的市场。
美国大豆丰收,竞选时夸下海口的特朗普却被打脸了,因为中国这个曾经的最大买家,迟迟
帝王八卦
2025-09-26 14:50:02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