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刚刚下达了他迄今为止最疯狂的一道命令:未来,任何“投降”的讯息,都是“假

风城高山 2025-09-26 10:30:14

赖清德,刚刚下达了他迄今为止最疯狂的一道命令:未来,任何“投降”的讯息,都是“假新闻”! 他以“三军统帅”的身份,向全岛喊话:就算战败了,政府宣布投-降了,那也是假的,你们,必须给我继续打下去!   赖清德在“全民防卫动员准备”会议中明确提出,未来战争爆发时,将全面加强对“敌我讯息”的管控,并设立“反制假讯息机制”。   而所谓的“假讯息”,在赖清德的语境中,被赋予了一个极为宽泛的定义:只要与官方立场不一致的战时信息,皆可划入“假新闻”范畴。   换句话说,如果有任何渠道传播“台湾投降”这类说法,即便那是事实,官方也会将其定性为“假”。   他更进一步强调,全岛军民都必须贯彻“不投降、不认输”的精神,即使“政府已经失守”,也必须“各自为战,继续抵抗”。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认知作战”策略,只不过这次不再是“对外输出”,而是“对内封锁”。   赖清德此举的核心意图,是要在战时建立一套属于他自己的“信息防火墙”,借助“假新闻”标签,将任何有可能动摇民众意志的信息完全排除。   看似是在防范“敌人认知战”,实际上却是在替未来可能的战争失败找一个舆论上的“保险阀”。这样一来,即便真的发生不可挽回的局势,赖清德也可以说:“不,大家听到的都是假的,我们还没输。”   当然,他没有明说这一点。他的说法是“防止敌人制造认知混乱”、“保护民众心理防线”,这些措辞听起来都很理直气壮。但问题是,战争从来都不是靠嘴巴赢的,信息控制也不是万能的盾牌。   而从大陆立场来看,这种做法其实暴露了民进党当局的一个根本软肋,那就是他们始终没有真正建立起可以团结岛内民心的政治信任。   说句直白的,如果政府有足够的公信力,根本不需要靠“封杀投降论”来维系战时士气。   再说回赖清德这个“疯狂命令”的本质。把投降信息定义为假新闻,其实不仅仅是对信息自由的打击,更是一种对理性判断能力的否定。   它暗示着一个危险理念:在特定情境下,政府可以决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而不需要经过事实验证。这种思维本身就带有明显的“战时威权主义”倾向,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预设服从机制”,提前剥夺民众在极端情境下自我判断的权利。   真正能让一个国家在战乱中站稳脚跟的,从来不是靠封锁信息,而是靠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对未来的共同愿景。   赖清德若真想赢得所谓“认知作战”的胜利,与其把“投降”当成禁词,不如认真思考如何让岛内民众真心相信他还有能力带领台湾走出困境。   总的来看,赖清德这道“假新闻命令”,看似是一次战时心理防线的预演,实则暴露了当前台湾当局治理逻辑中的诸多漏洞。   它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来定义真相,却忽视了信息传播的多元路径和现代社会对透明度的高度依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命令一点也不“疯狂”,反而显得“过于清醒”,清醒到已经提前设想了最坏的结果,并悄悄为自己搭好了“舆论退路”。 素材来源:台新版“民安手册”被批制造恐慌,张亚中:赖清德正带着台湾之舟全速驶向巨大冰山 2025-09-15 06:42·环球网

0 阅读:68

评论列表

IP南宁

IP南宁

2
2025-09-26 22:55

随着东部战区发布~将胜利的旗帜插在宝岛上后,两岸都开始做战前思想动员了。台独这是进行吓阻宣传了

猜你喜欢

风城高山

风城高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