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宣布了,9月25日,路透社曝出独家消息,G7和欧盟正在暗中筹划给稀土设定价格

物规硬核 2025-09-26 01:42:19

欧盟宣布了,9月25日,路透社曝出独家消息,G7和欧盟正在暗中筹划给稀土设定价格下限,甚至还讨论要宣布对部分中国出口的稀土征收关税或碳税,说白了就是眼红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想联手扳回一局。   这已经不是西方第一次打稀土的主意了,还记得2010年那会儿吗?当时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国临时收紧稀土出口,让日本和美国急得跳脚,自那以后,西方国家没少喊要建"稀土联盟",但雷声大雨点小。   这次他们玩的新花样是"价格下限"加上"碳税",听起来挺唬人,但本质上还是老套路,想方设法给中国稀土添堵,好让自己国家的企业能喘口气,不过,稀土市场这潭水可比他们想的要深得多。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地位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数据显示,全球超过九成的稀土精炼加工都在中国完成,这背后是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从挖矿到提炼,再到做成磁铁、电机,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条龙服务。   比如说,现在最抢手的高性能钕铁硼磁铁,是新能源汽车和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就算西方国家能在非洲或澳大利亚开新矿,提炼技术这块短板一时半会儿也补不上——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欧盟想用"碳税"来制约中国稀土,这个算盘打得响,但可能适得其反,要知道,稀土本身就是绿色能源的关键材料,对稀土征税等于变相提高清洁能源的成本,这和欧盟自己设定的气候目标简直是自相矛盾。   更讽刺的是,虽然中国的稀土冶炼确实用电网的电(其中煤电占比较大),但通过技术升级,碳排放已经在下降,反而西方国家要是新建矿山,前期产生的碳足迹可能更高。   如果西方真要对稀土动手,可能会引发一连串反应。   短期来看,中国企业可能会把稀土先运到东南亚加工,再转口出去,绕过关税壁垒   中国可能会在稀土专利技术上加强控制,目前日本在某些专利上还有优势,但中国正在快速追赶,不排除中国会联合其他稀土进口国,另起炉灶建立新的定价机制   西方对稀土出手,背后其实是深深的焦虑,在新能源时代,谁掌握了关键资源,谁就掌握了未来,但这种"卡脖子"的思维,可能低估了全球产业链的复杂性。   政治干预往往会带来效率损失,过去十年,西方国家没少尝试重建稀土供应链,但美国的芒廷帕斯矿山几经转手,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长期亏损,说明违背市场规律的事很难持久,如果真的设定价格下限,很可能催生出一批"灰色交易"。   真正的突破口可能在技术创新上,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是花了三四十年积累下来的,特别是在提炼技术方面,如果西方把资金投入到稀土回收利用(比如从废旧手机中提取稀土)或者研发替代材料,可能比打关税战更有意义。   也许我们需要一个全球性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建立国际通用的稀土追踪标准,让资源国、消费国都能公平参与,而不是某个国家单方面出台制裁措施。   历史告诉我们,资源保护主义最后往往是双输,面对气候变化这个全人类的挑战,稀土本该是合作的桥梁,而不是博弈的工具,或许,西方国家应该换个思路,如何与中国在循环技术、低碳标准上寻求合作,而不是重蹈覆辙。

0 阅读:54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