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说:雄而不霸的结果,注定在国际上是不会有真正朋友的。因为不霸者没人怕,没人

云景史实记 2025-09-25 20:10:04

蔡正元说:雄而不霸的结果,注定在国际上是不会有真正朋友的。因为不霸者没人怕,没人怕,那事情就多了……   清朝当年就是“雄而不霸”的活教材。GDP全球前三,银库白花花,军队数十万,朝廷却连一次正面迎敌的勇气都没有。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看着多气派啊。1820 年的时候,咱们的 GDP 占了全球近三分之一,比西欧十二国加起来还多两倍多,英国才刚到 5.2%,美国更是连 2% 都不到。 银库里的银子也曾堆成山,乾隆四十二年那会儿存银达到 8182 万两,相当于全国两年的财政收入,白花花的银子晃得人眼晕。 军队更是号称八十万大军,二十万八旗军守卫京城和要地,六十万绿营兵遍布全国,单看这些数字,谁敢说不是个 "雄主"?可就是这么个看着壮实的家当,到头来却成了列强眼里的肥肉。 问题就出在 "不霸" 上,说白了就是没牙,看着唬人其实根本咬不动人。1840 年英军打过来的时候,舰队里才 48 艘船、五千多人,后来最多也才一万五千人。可咱们八十万大军呢?别说主动出击了,连正面扛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英军封锁珠江口的时候,朝廷那帮大臣还在朝堂上争论,是该给 "蛮夷" 个台阶下,还是假装训斥几句就能打发人家,完全没把这当成亡国危机。 更丢人的是武器差距,这牙脆得根本咬不动人。当时英国一年能产 80 万吨钢铁,咱们全国加起来还不到 2 万吨。人家的火炮用反射炉炼出来的钢,又坚韧又耐用,咱们的生铁炮脆得跟瓷碗似的,打两炮就怕炸膛,只能加厚炮壁、加几道铁箍,弄得火炮重得挪都挪不动。 虎门之战的时候,老将关天培带着兵拼死抵抗,可炮弹要么打不准,要么炸不开,英军的炮却跟长了眼睛似的,最后关将军战死,炮台还是丢了。 道光帝一会儿要打一会儿要求和,林则徐刚把鸦片烧了,转头就被革职查办,派去谈判的琦善连香港被占了都不敢直说,这样的朝廷哪有半分硬气? 第一次鸦片战争输了,香港割了,赔了 2100 万银元,《南京条约》一签,列强算是看透了:这清朝就是个软柿子。你以为这就完了?更狠的还在后头。 到了甲午战争,咱们好不容易建了北洋水师,看着挺威风,结果呢?1894 年黄海海战的时候,北洋水师 12 艘军舰总吨位三万多,日本也是 12 艘却有四万多吨。人家的吉野舰能跑 23 节,咱们最快的致远舰才 18 节,追不上也逃不掉。 最要命的是速射炮,日本军舰上装了 97 门,咱们一门都没有,人家一分钟能打十发,咱们几分钟才打一发,炮弹还经常卡壳。 甲午一败,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就来了,这就是没人怕的下场,哪有什么朋友?俄国先下手,逼着李鸿章签了《中俄密约》,占了旅顺大连,把整个东北当成自己的地盘。 德国看着眼馋,借口两个传教士被杀,就派兵占了胶州湾,把山东划成势力范围。法国也不甘落后,抢了广州湾,还逼着朝廷答应云南、广西、广东不准租给别人。 英国更贪心,既要了香港新界,又租了威海卫,把长江流域当成自家后院。日本除了台湾,又把福建划走了。连美国都赶来凑热闹,搞了个 "门户开放",意思是你们瓜分归瓜分,好处得有我一份。这时候的清朝,就像案板上的肉,谁路过都想割一块,哪有人把它当朋友? 而乾隆朝的八千万两存银,到嘉庆朝镇压白莲教就花得差不多了,道光朝鸦片战争打完,存银跌到 1301 万两,两年后更是只剩 993 万两,到道光帝死前俩月,实数才 187 万两,连乾隆朝的零头都不够。 这些银子要么赔给了列强,要么被贪官吞了,要么花在无用的应酬上,唯独没用来铸炮练兵。朝廷宁愿把银子给外人,也不愿打造真正的硬实力,这样的 "雄" 不过是虚胖,这样的 "不霸" 就是自寻死路。 想想那些年的屈辱,真不是咱们没家底,而是家底再厚也经不住这么糟蹋。GDP 再高,银库再满,军队再多,没有敢打的勇气,没有能打的实力,人家就不会怕你。 国际上的朋友从来不是靠忍让换来的,你越软,人家越欺负你;你没牙,人家就敢直接咬你。清朝用几十年的血泪证明了,雄而不霸就是自废武功,最后只能任人宰割,哪有什么朋友可言?这教训太痛了,到现在都该记在心里。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