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不冤?”2024年10月,四川,一74岁老人手术出院没几天,就报名了8天的旅行团,而且事先并未说明自己有病史!结果出发没多久,老人就忽然出现头痛,还不停呕吐!导游被吓得赶紧送大爷去医院,可大爷还是因为脑出血离世了,结果家属得知后,气冲冲地要求旅行社负责!随后还以行程安排太紧,没有第一时间救治为由,将旅行社告到法院,最终法院这样判了!网友:这就叫躺着中枪! 2024年,广西桂林的黄某74岁了,平日生活相对悠闲,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他也不用为他们操心太多。 退休后的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走遍山川湖泊,感受不同地方的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色。 10月,黄某刚刚结束一次小型手术,虽然手术本身不算大,但在医院躺了将近一周,让他对白色病房和消毒水味产生了浓重的厌倦感。 每天醒来,面对冰冷的病床、规律的输液和单调的三餐,他都有些心生烦闷。 终于,出院那天来了。 黄某一边收拾住院物品,一边兴奋得像个孩子,嘴里不断念叨着“总算可以回家了,可以出去走走了!” 踏出医院大门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终于活过来了。 黄某出院后才没几天,就在旅游平台刷到一家旅行社推出的“九寨沟—黄龙—甘南”8日游线路,精美的行程和风景照片让他心动不已。 他想着自己在医院里憋了那么久,如今身体也恢复得差不多,这正是一次放松身心、感受自然风光的好机会。 虽然人在家,他的心早已飞到了远方。 可是,黄某心里也有一丝顾虑。 手术刚做完不久,如果旅行社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可能会以健康风险为由拒绝她参团。 为了不失良机,他选择向旅行社隐瞒了自己的手术经历,也没有在补充协议或健康声明上如实填写信息。 旅行团代表在收取报名材料时,也未要求他签署安全告知书或核实健康状况。 于是,这次旅程在形式上显得十分顺利,黄某顺利报名参团,行程安排、交通和住宿一应俱全,仿佛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行程安排非常紧凑,从广西平乐县城出发,黄某乘坐大巴赶往柳州站,再转乘绿皮卧铺专列一路北行至甘肃陇南,列车缓慢而漫长,老人需在狭小的卧铺里辗转休息,颈肩酸痛与身体疲劳交织。 到达陇南后,又乘坐三个半小时的大巴翻山越岭,最终抵达九寨沟沟口镇。 10月29日晚8点左右抵达目的地后,黄某在用餐过后略显疲惫地回房休息,本想舒舒服服地睡一觉,却没想到身体开始不舒服了。 当晚,黄某向全陪人员李某报告头疼,随后情况急剧恶化,出现了持续呕吐,继而陷入昏迷。 同行人员迅速将他送往乡镇医院,但因条件有限,立即转入九寨沟人民医院抢救。 医院医护人员全力施救,但黄某的病情发展迅速,终在10月31日被宣布临床死亡。 事故发生后,争议焦点集中在责任认定上。 家属认为,旅行社存在三大过错,未充分提示高原健康风险,未对老年游客的身体状况进行充分评估和提醒,行程安排过于紧凑,救治时机延误,错过了最佳抢救窗口。 而旅行社方面则进行了逐条回应。 首先,事发地海拔仅约1800米,旅行社认为不属于高原高海拔范畴,不存在特别风险。 行程安排符合常规旅游标准,提供了固定休息时间和餐饮安排。 第三,发病后立即联系医护人员,并提前垫付了急救押金,尽全力保障游客安全。 法院认为,作为一名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他理应清楚自己的身体能否扛得住长途旅行。 一个刚刚经历手术的身体,去挑战一个包含2小时大巴、一整晚卧铺火车,再加3.5小时大巴的连续奔波,这本身就是一场豪赌。 这种游客主动制造的“信息差”,是旅行社无法预见也无从防范的。 所以,黄大爷的隐瞒行为,被认定是导致悲剧的主要原因,他自己承担了那75%的主要责任。 可是,旅行社就真的完全清白吗?法院判下的25%责任,罚的就是他们的程序漏洞和想当然。 你想想,一个几乎全是老年人的旅行团,风险系数天然就高。 在这种情况下,旅行社却没有拿出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健康声明,让黄大爷签字确认。 无论是压根没准备《旅游合同补充协议》,还是准备了却疏忽了签字环节,结果都一样,最关键的风险提醒义务,他们没有尽到。 法院还指出,这种“一刀切”的高强度行程安排,对于老年游客群体本身就欠缺考量。 虽然行程劳累不是直接死因,但它无疑加重了旅行社在审慎义务上的缺失,构成了这25%责任的一部分。 这事传到网上后,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 “这世界上有一种风气叫“沾边赖”,这么大年龄,又是刚做完手术就敢一个人跟着旅行团旅游,家人为什么不制止?” “旅行社应该起诉老人的子女,明知老人时无多日,放出去旅游,挣钱的方式多种多样!”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冤不冤?”2024年10月,四川,一74岁老人手术出院没几天,就报名了8天的旅
文史小将
2025-09-25 17:26:52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