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撕毁中国订单,事后拒赔361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了!这个国家很有意思,20年前与中国的合作中,二话不说就撕毁订单,甚至还拒赔300多的亿的违约金,没想到现如今又找上门来求帮忙了,那我们会不会帮呢? 乌克兰的马达西奇现状很能说明问题,俄乌冲突爆发后,这家有百年历史的发动机巨头遭到重创,工厂频繁被战火击中,设备破坏殆尽,许多技术骨干逃离,他们已经彻底陷入困局。 眼下西方给的都是武器,而真金白银却迟迟不肯到位,面临崩溃,他们再次把目光投向中国。 但几年前的事情还历历在目,那时中企已经斥巨资控股超过一半股份,承诺投入资金助其研发,还计划和国内制造商打通产业链。 但乌克兰政府却突然下令国有化,所有股份瞬间作废,合同里白纸黑字写明的361亿违约金,他们至今没有丝毫表示。 所谓“国家安全”理由让人难以信服,若真有问题,为什么在数年合作推进时只字不提?等到中国投入巨额资金、团队前期工作已铺开,他们才翻脸,这哪里是安全问题,分明是出尔反尔。 事实上,这背后离不开外部的推力,美国和北约多年施压,担心中国掌握马达西奇的核心航发技术会动摇他们的优势。 乌克兰为了讨好西方,选择牺牲经济利益,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烂,最终中国企业的投入全泡汤,时间、金钱、人力都损失惨重。 当初合作,中国需要突破航空发动机短板,马达西奇需要资金续命,双方互补得天衣无缝。 中方承诺帮助企业升级技术,还能保住大批就业岗位,这本是双赢局面,但政治因素强行搅局,让合作胎死腹中。 马达西奇辉煌过,在苏联时代它是核心发动机供应商,大型运输机和重型直升机都依赖它的发动机,当时它技术领先,位居行业前列。 但苏联解体后失去国家大订单,资金链断裂,只能四处寻找新的买家和合作对象,中国的出现,是它再次腾飞的机会,可惜那个机会被亲手推开了。 如今战火让它奄奄一息,才想起再度求助中国,问题是,当初说变脸就变脸的行为,还能让人放心吗? 现在中国的航空发动机研发这些年也取得突破,涡扇-10、涡扇-20等项目相继落地,自主能力越来越强,但不得不说,马达西奇在部分领域依旧有参考价值,比如重型直升机的大功率发动机。 是否要帮,是摆在眼前的实际问题,任何新谈判,关键不在于空洞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条件。 第一,乌克兰必须给出解决以往违约损失的方案,这不能装作不存在。第二,这次合作要有技术授权和长期保障,不能再被外部势力轻易打断。 没有这两个前提,这种合作就是再次重蹈覆辙。
主动撕毁中国订单,事后拒赔361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了!这个国家很有意思,2
芸霄记史
2025-09-25 16:45:5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