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开第一枪!金一南教授说过:“如果不是1988年陈伟文将军果断亮剑,击沉越军三艘军舰,就没有如今这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三沙市,我国领土也会受到越南的侵略。”当年赤瓜礁的那场枪声,不仅守住了南沙,也彻底改变了南海的局势。 那会儿越南在南沙群岛上正疯着抢岛礁,今天占个沙洲,明天立个石碑,1988年3月14号那天,他们的士兵带着枪登上赤瓜礁,拿着国旗往礁石上插,咱的战士上去阻拦,没想到对方真敢扣扳机。这第一枪一响,就没退路了。 越南那边一开枪,打伤了咱们的杨志亮,事情可就彻底变了。陈伟文将军立马下令还击,中国军舰的炮火直接砸向越南舰船。那场面,可不是小打小闹——越南的604船几分钟内就起火下沉,另外两艘也没撑多久,一艘沉没一艘重创瘫在那儿冒黑烟。整个冲突前后就用了不到一小时,越南伤亡数百人,还被俘了四十多个;咱们呢,就一人轻伤,舰船完好无损。 这场速战速决的反击,背后藏着特别深的意味。越南以为中国正忙着改革开放,可能不敢真动手,更何况他们离南沙更近,还觉得自个儿有优势。但他们误判了一点:中国再求和平发展,领土主权这条线谁也碰不得。陈伟文将军后来被广泛赞扬,就是因为他在那一刻敢做决定、敢担责任,用他的话说,“军人就得捍卫尊严”。 这一仗打完,南海的格局真的变了。中国不光守住了赤瓜礁,还顺势控制了周边六个岛礁,永暑礁的海洋观测站也顺利建起来了。更关键的是,这一战给后来设立三沙市、管辖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铺平了道路。没有那几声炮响,今天我们在南沙的存在感可能完全不一样。 但这事儿也让人琢磨:有时候“不开第一枪”不等于软弱,而是选择在关键时刻后发制人。真正守住和平的,往往是你敢不敢亮出拳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国军死了267位将军,而‘对方’只战死了一位将军!”93阅兵之后,台岛将军名嘴
【315评论】【30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