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不再让中国转让高铁技术,起初越南觉得各国都会抢着来修他们的高铁,所以想来一个“一桃杀三士”,让几个国家斗来斗去,然后越南坐收渔翁之利。但是越南跑遍了全球,发现根本没人搭理他,就很是尴尬。 几年前越南宣布要建河内到胡志明市的南北高铁时,整个东南亚都很关注。这条超 1500 公里的线路,若建成能彻底改变越南交通格局,甚至带动中南半岛经济联动。 按越南当时的想法,这样的 “香饽饽”,肯定会引来全球基建巨头争抢。毕竟此前不少国家为拿海外基建项目,常会开出优厚条件,越南觉得自己完全有资本挑挑拣拣。 当时越南内部曾讨论过 “择优策略”,核心就是让不同国家企业相互竞争,从技术转让到建设成本,再到后续运营维护,都要对方拿出最优惠方案。 他们还列了潜在合作方名单,既有握有先进高铁技术的国家,也有经验丰富的企业,觉得只要放出项目信息,竞争者自然会降价让利,自己等着 “捡现成的” 就行。 可事情走向完全超出预期。正式启动招标后,设想中的 “群雄逐鹿” 并未出现。欧洲企业实地考察后,提出不少技术要求,比如调整线路适应地质条件、按欧洲安全规范建设,这意味着更高投入,越南不满意,沟通很快停滞。 日本方面虽在东南亚有基建合作,面对这个项目却格外谨慎。一方面项目预估投资超 600 亿美元,回款周期长、风险高;另一方面越南要求 “技术完全转让”,日本顾虑核心技术泄露影响全球市场竞争力,几番洽谈也没进展。 其他国家的企业,要么技术撑不起大规模高铁项目,要么担心越南建设环境和政策稳定性,大多只象征性提交初步方案,没投入精力做详细投标文件。越南原以为会门庭若市的招标办公室,实际冷冷清清,偶尔来咨询的企业,了解情况后也没了下文。 为打破僵局,越南谈判团队主动走访十几个国家,和数十家企业沟通。他们带着项目介绍册,描绘高铁建成后的前景,想说服企业参与,可得到的多是 “再考虑”“需评估”,很少有企业明确表态。 有业内人士透露,不少企业私下说,越南对项目预期太高,没充分考虑实际建设难度和成本,合作条件太苛刻,实在没法接受。 更尴尬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原本有意向的企业也陆续退出。有的因等待过久,把资源转向其他稳妥项目;有的深入研究后发现,越南部分技术标准与国际通用标准有差异,需额外投钱调整,最终选择放弃。 如今距离首次招标已过去多年,高铁开工日期仍未确定,项目预算还因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上升不断增加,陷入 “越等越贵,越贵越难推进” 的循环。 其实高铁建设从不是 “给钱就能上”,需要技术、资金、运营经验全方位配合,更要合作双方相互信任、坦诚沟通。越南当初想靠 “让别人斗起来” 谋最大利益,本就忽略了基建项目的复杂性和合作诚意。毕竟没哪个企业愿意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竞争中,轻易拿出核心技术和优惠条件。 越南如今的困境,或许能给其他想推进大型基建项目的国家提个醒:尊重市场规律,正视自身需求,用真诚态度寻求合作,比耍小聪明更能实现目标。 对越南而言,当务之急或许不是继续延长招标时间,而是重新审视项目规划和合作策略,毕竟高铁梦要实现,终究得靠脚踏实地,而非一厢情愿的空想。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越南要推进南北高铁项目,接下来该怎么做?若有机会参与,你认为哪些方面要优先考虑?欢迎在评论区留下看法。
智利总统博里奇在联合国:“我不想看到内塔尼亚胡和他的家人因遭受导弹袭击而毙命
【124评论】【1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