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普京手指悬于核按钮之上,核战争风险已处于最高水平   9月23日,美国国防

史鉴奇谈 2025-09-25 11:59:59

外媒:普京手指悬于核按钮之上,核战争风险已处于最高水平   9月23日,美国国防部情报局前雇员、军事侦察战略分析师丽贝卡·科夫勒为《每日电讯报》撰文称,普京“手指悬于核按钮之上”,意外战争的风险正与日俱增。   普京最近一次公开谈核威慑,是在8月25日的联邦安全会议上。他当着一众高官的面明确表示,新版核学说要扩大威慑范围。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空话。克里姆林宫随后放出了具体内容,把“有核国家支持无核国家侵略俄罗斯”直接定义为“联合攻击”。这话明摆着是说给西方听的。   紧接着,俄副外长韦尔希宁就在联合国补了一刀。他警告华盛顿,要是允许乌克兰用西方武器打俄罗斯本土纵深,美国就成了“直接参与方”。   这一系列表态背后,是俄乌冲突正往更危险的方向滑。泽连斯基8月底带着“胜利计划”访美,核心诉求就是要远程武器打俄罗斯本土。   拜登那边也没含糊,直接给了80亿美元援助,还松口给远程弹药。双方就这么一步步把红线往前推,核风险自然跟着往上冒。   其实俄罗斯的核底线一直在松动。之前的核学说就写着,常规武器威胁到国家生存就能用核反击。现在更把“攻击关键设施导致核力量响应中断”也加了进去。   清华-卡内基中心的赵通研究员早就点出问题关键,这种模糊的界定特别容易引发误判。西方可能都搞不清哪些设施碰不得,一不小心就踩了雷。   俄方敢这么硬气,底气全在实打实的核力量上。俄军核力量的现代化装备占比都快到87%了,“北风之神-A”级核潜艇一艘接一艘服役,每艘都能扛16枚潜射导弹。   美国《原子能科学家公报》的数据更直观,俄罗斯光现役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就有1570枚,还有上千枚封存的随时能启用。这可不是摆着看的样子货。   西方这边也没闲着。美国一直在欧洲的六个空军基地部署核弹,总数上百枚。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上半年还说,要讨论让核弹头进入战备状态。   你一拳我一脚的试探,把局势逼到了悬崖边。CNN都直言,这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俄美最严重的对抗。   但真到按下核按钮那一步,普京肯定比谁都谨慎。佩斯科夫早就放话,俄罗斯永远不会先用核武器,核学说调整只是“明确警告”。   挪威有个学者看得挺透,他说核战争绝非迫在眉睫,得等俄方出现实际准备信号才算真危险。这话算是给过热的舆论降了降温。   欧盟的反应就很分裂,发言人斯塔诺一边坚决反对,一边又呼吁美俄加强沟通。毕竟真打起来,欧洲第一个遭殃。   普京心里门儿清,核武器最大的用处是威慑不是实战。他一次次亮核肌肉,本质是想逼西方停手,别再往乌克兰拱火。   现在的局面就像掰手腕,谁都不想先松手,又都怕真把胳膊掰断。科夫勒说“手指悬于核按钮”,更像是对这种僵持局面的警示。   俄罗斯在加速列装新核潜艇,美国在欧洲升级核弹,双方都在秀肌肉。但肌肉秀得越凶,越容易擦枪走火。   最让人揪心的是“意外”。万一乌克兰用西方导弹炸了俄关键设施,俄方误判为要瘫痪其核力量,后续反应谁也没法预料。   这种误判风险比故意发动核战争还高。双方信息不对称,又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很可能一步步滑向失控。   其实从普京到佩斯科夫,反复强调的都是“警告”。他们要的是西方认怂,而不是真要启动核按钮。   但局势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有时候不是你想停就能停的。泽连斯基拿到武器就想打,美国想借乌克兰耗俄罗斯,各方诉求拧成了死结。   科夫勒的文章之所以引发轰动,是因为它戳中了所有人的隐忧。核战争这东西,哪怕只有1%的可能,也足以让全世界失眠。   现在各方都在刀尖上跳舞。俄罗斯亮核牌施压,西方给武器拱火,乌克兰硬着头皮冲锋。没人想掉下去,但都在往悬崖边挪。   普京的手指或许真的离核按钮很近,但那更像是一种姿态。他要的不是按下按钮的巨响,而是让西方听到警告的回音。   可这种危险的游戏玩多了,迟早会有失手的一天。毕竟在核风险面前,任何一次误判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灾难。   官方信源:环球网军事频道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