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手宫宝田号称能躲子弹,许世友笑道:我扔块石头试试 说起中国武术界那些老一辈的高手,宫宝田绝对算得上一个传奇人物。这家伙出生在1871年的山东乳山青山村,那地方山多地少,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小时候读了几年私塾,勉强识字,但家境实在撑不住,十三岁就得去北京投奔哥哥,在一家叫元亨利的米店当学徒。每天扛着上百斤的米袋子,从胡同跑到王府,累得腰酸背痛,手上全是老茧。谁知道,这份苦力活儿居然成了他武术生涯的起点。 米店给肃王府送货,宫宝田就这样碰上了尹福。这尹福是董海川的得意大弟子,专攻八卦掌,身板结实,眼睛毒辣。尹福看宫宝田瘦小但下盘稳,动作有股子韧劲,就试了试他的臂力。结果一试就中意,收他当关门弟子。从那以后,宫宝田的日子彻底变了样。尹福教他走圈步法,练内家劲,宫宝田起早贪黑,五年下来,进步神速。尹福带他去见董海川,那董海川一看这小子根骨好,直接传了八卦掌的秘籍和拳谱。宫宝田练得可卖力,轻功尤其出彩,人送外号“宫猴子”,因为身法快得像猴子在树上窜。 1897年,清廷招侍卫,宫宝田凭身手入选大内。他从底层干起,很快就升到四品带刀侍卫,后来管起整个侍卫队。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宫宝田领着人护着慈禧和光绪从后门溜出城。路上枪林弹雨,他在前头开路,指挥队伍钻小巷翻山岭,总算把人送到西安。慈禧太后一高兴,赏了他一件黄马褂,这在当时可是天大的荣耀。宫宝田在宫里干了八年,风里来雨里去,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但心里总惦记着回乡传艺。1905年,他递了辞呈,收拾行李回了青山村,开馆教拳。村里年轻人蜂拥而来,他不收钱,只管饭,教八卦掌的游身连环掌,强调刚柔并济。 不过,宫宝田的日子没那么太平。1922年,奉系军阀张作霖派人请他去东北当武术教练。张作霖这人野心大,手下兵多将广,但对宫宝田起初不服气。见面时,张作霖见他瘦巴巴的,怀疑武功是吹的。宫宝田一看就明白,主动站到二十步外,让张开枪试试。张作霖枪法号称百步穿杨,连射两枪,宫宝田身子一闪,全躲过去了。第三枪还没开,他就绕到张身后,轻轻一掌按肩。张作霖服了,封他当贴身保镖,还让他教东北军格斗术。宫宝田在东北待了半年多,帮张作霖挡过几次暗杀,但张作霖1928年被日本人炸死后,他立马辞职回乡。张作霖这军阀干了不少坏事,扩军占地,鱼肉百姓,宫宝田也没多留恋,专心在家授徒。 宫宝田的武艺在民间传得神乎其神,尤其是那躲子弹的段子。说他能在枪口下闪身避开,二十步内准灵。但其实,这事儿有讲究,不是真比子弹快,而是靠预判和身法。枪响前一瞬,他就从开枪的信号上动了身子,轻功再加上八卦步的变向,子弹就擦身而过。这套功夫源于董海川的八卦掌,讲究走转含挪,借力打力,在近身搏击上特别管用。宫宝田教徒弟时,总强调实战,别光练花架子,得能护身卫国。抗日时期,他的弟子们不少投了部队,用这身功夫在战场上救过命。 1941年,抗日烽火正旺,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带队挺进山东。他早年在少林寺练过铁砂掌和硬功,武艺高强,对宫宝田的传闻早有耳闻。部队驻扎胶东后,许世友特意抽时间去青山村拜访。两人一见面,就切入正题。宫宝田七十多岁了,还精神头足,先演示了八卦游身连环掌,这套掌法慢中带快,暗藏杀机。接着,他拿短刀挡泼来的水,水花全被刀风弹开,一滴不沾身。然后,一脚踢断碗口粗的松树,腿功刚猛得吓人。最绝的是,他让许世友的警卫员拿枪射击,站二十步外,枪响瞬间侧身闪开,子弹嵌进墙里。 许世友一看,就琢磨出门道。宫宝田是听指令就动了,不是真快过子弹。他笑了笑,从地上捡块石头,说用这试试。石头甩出去,正中宫宝田的帽子,帽子飞出老远。宫宝田摸摸光头,认了栽。这事儿不是许世友欺负人,而是点出传统武术的局限。许世友自己武功不弱,早年拔过六棵杨树,石弹子功准头一流。他尊重宫宝田,但也清楚,现代战场上,枪械火力是王道,拳脚再好也得结合枪支用。这次切磋,让许世友对八卦掌有了新认识,他没强拉宫宝田出山,只让部队里的年轻人多去学学身法。 许世友这人直性子,重情义,在军中名声大。他拜访宫宝田后,还去过几次,交换心得。宫宝田教他八卦步的细腻,许世友讲部队近身格斗的实战。两人虽没深交,但互相佩服。许世友后来升上将军,忆起这事儿,总说宫宝田是真把好手。抗日后期,胶东军区加强了武术训练,融进八卦掌的元素,提高士兵体能和格斗能力。宫宝田的弟子们也活跃起来,有人去军区教拳,有人留在乡里抗战。他的馆子没停过,早晚授课,教人练腿功、掌法,叮嘱武为卫国。 宫宝田一辈子没积下大财,留下的却是武术遗产。他的拳谱和要诀,通过弟子散布开来,影响了后来的武林。抗日时期,他的功夫帮了不少忙,士兵们用八卦步闪避子弹,用连环掌近身擒敌。解放后,这脉八卦掌继续传,山东建了宫宝田武校,教国粹文化。
山东高手宫宝田号称能躲子弹,许世友笑道:我扔块石头试试 说起中国武术界那些老一辈
回忆只剩悲凉
2025-09-25 03:15:27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