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不起?商家将 268 万的翡翠错标成 26.8 万卖出,在发现问题后杨老板在广州番禺珠宝城做了五年翡翠生意,平时主要靠抖音直播对接熟客订单。 她手里那枚出问题的翡翠吊坠,是去年从缅甸曼德勒拿货的冰糯种满绿款,还在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做过鉴定,证书编号 G062024056789,当时评估价就是 268 万。 那天熟客李女士私信她,说想找个能收藏的高端翡翠吊坠,预算能给到三百万,还强调 “看中了就不砍价”。杨老板觉得这枚吊坠正合适,就跟李女士说晚上直播时会专门上链接,让她留意。 可晚上直播前,新来的助理小王整理链接时,把价格表上的 “2680000” 多输了一个小数点,直接变成 “268000”,也就是 26.8 万。 李女士当时就在直播间里,看到价格后没多问,直接点了下单付款,还截图发了朋友圈,配文 “运气好,捡个大漏”。直播结束后杨老板对账,看到这笔 26.8 万的订单瞬间懵了,赶紧查后台操作日志,才发现是小王标错了价格。 她当晚十点多就给李女士打电话,说愿意赔偿一个价值 2.2 万的檀香木摆件 —— 这个摆件是她从印度迈索尔进口的,有 2024 年的海关报关单,编号 440120240001234567。 可李女士说自己下午已经和朋友张先生签了转卖合同,合同里写得很清楚,如果没法按时交货,要赔张先生 120 万违约金。 杨老板后来去律所咨询,律师告诉她,根据《民法典》第 147 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但一审法院认为,杨老板作为专业珠宝经营者,对商品价格标注有审核义务,助理操作失误不能完全免除她的责任,最终判她赔偿李女士 50 万。 杨老板不服这个结果,她翻出了小王的入职记录 —— 小王刚入职一周,还没通过平台的价格操作考核,当时是临时顶班才负责上链接的。 而且她查到,李女士和张先生的转卖合同是下单后第二天上午签的,可她头天晚上就已经明确告知价错,李女士当时没提已经要转卖的事。 其实某知名珠宝直播平台 2024 年发布的《价错订单处理指引》里就提到,若商家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价格标注系操作失误,且在 24 小时内告知买家,买家应配合取消订单,不得恶意主张履行。 现在杨老板已经向中级法院提交了上诉材料,还附上了国检中心的鉴定报告和平台的价错处理指引作为证据。 你们觉得这种明显的价格标注错误,买家坚持要按错价履约合理吗?要是你们遇到这种情况,会选择协商还是走法律程序呢? 信息来源:纵览新闻 2025-9-22
玩不起?商家将268万的翡翠错标成26.8万卖出,在发现问题后杨老板在广
秋之枫鸭
2025-09-24 20:07: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