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再见了!欧盟再次出手,必须换人。   9月23日消息,欧洲议会的极右翼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9-24 15:49:42

冯德莱恩,再见了!欧盟再次出手,必须换人。   9月23日消息,欧洲议会的极右翼党团与左翼党团几乎同时提交了对冯德莱恩及其领导的欧盟委员会的不信任动议,计划在10月的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其去留。   动议提出的时间点正值冯德莱恩发表其年度盟情咨文之际,演讲现场倒彩连连,那些此起彼伏的嘘声和质疑声,比任何民意调查都更直白地说明她的处境已经相当糟糕。 要知道,在欧洲议会的历史上,同时遭到极右翼和左翼两大对立阵营的不信任动议,这还是头一遭,就像一个人左手被打了一拳,右手又挨了一巴掌,两边都不讨好的尴尬局面,恐怕也只有她能体会了。   提出动议的极右翼“欧洲爱国者”党团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直接指责冯德莱恩在没有成员国议会授权的情况下推动多项有争议的贸易协议,说这严重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和战略自主。   就拿前不久欧盟委员会提交的与南美“南方共同市场”的贸易协定来说,德国、西班牙这些国家倒是欢天喜地想开辟新市场,可法国、波兰和爱尔兰等国却急得跳脚,认为这会损害本国农民的利益,毕竟农产品竞争可不是小事,自家饭碗都快保不住了,谁还管什么跨洲合作。   更让欧洲民众不满的是欧美贸易协议,冯德莱恩在盟情咨文里还嘴硬说这是“可能的最佳结果”,可英国《卫报》的民调显示,欧盟五大成员国里52%的人觉得这协议就是一种“羞辱”,75%的人直接评价她在捍卫欧洲利益方面做得“非常”或“相当”糟糕,这数据简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这位欧盟委员会主席的脸上。   另一边,左翼党团的怒火也不是空穴来风,他们批评欧盟委员会在巴以冲突期间消极不作为。   冯德莱恩宣布要暂停对以色列的部分双边支持、制裁极端主义部长和暴力定居者,可这在社会民主党党团看来根本不够看,主席加西亚直接在现场质问“当加沙在死亡线上挣扎时,欧洲在哪里?”   左翼党团联席主席席尔德万更是不留情面,指责欧盟搞外交双重标准,呼吁彻底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并暂停《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   更热闹的是欧盟内部成员国的分裂,西班牙、爱尔兰这些国家喊着要加大对以施压,德国、意大利却忙着反对制裁以色列,这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场面,活像一群闹别扭的孩子,而作为“家长”的冯德莱恩,显然没能力把大家拧成一股绳。   盟情咨文里那句“加快淘汰俄化石燃料”的表态,更是把矛盾推向了高潮。   虽然不少成员国觉得这是正确的政治决策,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却急得直摆手,斯洛伐克副总理萨科娃直言不讳地说淘汰俄能源不仅需要政治决策,还得重组整个供应链,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言下之意就是你冯德莱恩站着说话不腰疼。   匈牙利更是直接强调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明摆着不支持任何可能危及本国能源供应的政策,毕竟能源价格要是再涨下去,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就得跟着飞,到时候谁来收拾烂摊子?   这种政策上的“一刀切”,完全没考虑到成员国的实际情况,也难怪反对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更讽刺的是,就连气候政策这种本该凝聚共识的领域,冯德莱恩也能搞出争议。   今年气候危机导致欧盟100万公顷土地被森林大火吞噬,差不多是比利时面积的三分之一,可欧盟委员会之前居然和极右翼政党联手,试图扼杀一项反“洗绿”法案,这操作让中间派议员气不打一处来,怒斥他们本末倒置。   要知道,“洗绿”行为本就破坏气候政策的公信力,现在连监管法案都要被打压,这种自拆墙角的做法,实在让人看不懂冯德莱恩的执政逻辑。   其实这一切乱象的背后,是欧盟政治碎片化的大趋势在作祟。法国《回声报》早就指出,民粹主义政党迅速崛起,传统的中左和中右主流政党联盟正在瓦解,二战以来形成的政治格局正在被打破。   现在欧洲议会里,亲欧力量虽然还占着多数,但这个多数已经脆弱得像一张薄纸,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破裂。   就像冯德莱恩自己所在的欧洲人民党党团,和第二大党团社会民主党党团现在互相指责对方削弱亲欧力量,连最基本的同盟关系都岌岌可危。   这种情况下,别说推动什么重大政策了,就连维持基本的团结都成了难题,彭博社那句“欧洲正成为一个无法治理的大陆”,用来形容当下的局面再合适不过。   冯德莱恩身处这样的漩涡中心,既没能弥合分歧,反而不断激化矛盾,被两大阵营同时“逼宫”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当一个领导者既不能平衡各方利益,又不能凝聚共识的时候,被请下台只是时间问题。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