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声援巴勒斯坦人,特别是为了回应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后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但这只是表面一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深入理解胡塞武装的动机: 1. 意识形态与身份认同:坚定的“反以反美”立场 胡塞武装的官方口号是 “真主至大,美国必亡,以色列必亡,诅咒犹太人,伊斯兰必胜” 。这清晰地表明了其核心意识形态。 · 宗教色彩:他们将自己定位为伊斯兰世界(特别是什叶派分支“宰德派”)抵抗以色列和美国的先锋。对抗以色列被描绘成一场神圣的宗教使命,能够赢得整个穆斯林世界,特别是阿拉伯街头民众的同情和支持。 · 抵抗轴心:胡塞武装是伊朗领导的“抵抗轴心”的关键成员。这个联盟包括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等,是一个反美反以色列的地区联盟。因此,攻击以色列是其作为该联盟一员的“义务”和核心任务。 2. 地缘政治考量:提升地区影响力 在10月7日之前,胡塞武装主要忙于也门内战。加沙战争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 从地方军阀到地区玩家:通过袭击以色列和红海航运,胡塞武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局限于也门内战的地方武装,提升为一个有能力影响国际航运和地区安全的“地区重要角色”。这极大地提升了其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中的声望和地位。 · 配合盟友伊朗:伊朗是胡塞武装的主要支持者(提供武器、资金和技术)。袭击以色列可以有效地在侧翼牵制以色列和美国的精力,配合其盟友哈马斯和真主党的行动,对以色列形成多线压力。这是一种典型的“代理人战争”模式。 · 打击对手沙特:胡塞武装的宿敌是沙特阿拉伯。沙特正试图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破坏地区稳定、打击以色列,间接地也打击了沙特的战略意图,并向沙特展示胡塞武装有能力威胁其安全(因为沙特的石油出口也依赖红海航道)。 3. 国内政治诉求:巩固内部统治 · 转移国内矛盾:也门历经多年战乱,民生凋敝。通过高举“支持巴勒斯坦”的大旗,可以有效地凝聚国内支持度,转移民众对内部治理不善、经济困难等问题的注意力。 · 塑造“正义卫士”形象:在也门国内,胡塞武装将自己宣传为唯一敢于用行动(而非口头)支持巴勒斯坦的力量。这有助于巩固其统治的合法性,尤其是在青年和虔诚的教徒中。 他们是如何攻击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胡塞武装与以色列并不接壤,距离遥远。他们的主要攻击方式是: · 导弹和无人机:使用伊朗提供的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无人机,穿越沙特或红海上空对以色列南部城市埃拉特等地发动远程袭击。大部分被美国、沙特或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如箭式、铁穹)拦截。 · 袭击红海航运:这是目前影响最大的手段。他们以“支持加沙巴勒斯坦人”为名,在曼德海峡袭击他们认为与以色列有关联的商船,严重威胁了全球最重要的航运通道之一,迫使多家航运公司改道,推高了全球航运成本和保险费。 总结 总而言之,胡塞武装攻击以色列是一个“一举多得”的策略: 1. 口号上:实现了其反以反美的核心意识形态,赢得了宗教和道义上的声誉。 2. 行动上:将自己从一个地方武装提升为具有地区影响力的重要角色,配合了伊朗的地缘战略。 3. 内部上:巩固了在国内的统治合法性和支持度。 因此,这场看似遥远的冲突,实际上是也门内战、伊朗-沙特地区争霸、以及巴以冲突等多个问题交织在一起的集中体现。
简单来说,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声援巴勒斯坦人,特别是为了回应2023年10月7日
上岸放烟花
2025-09-24 11:43:39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