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腿厂开始造芯片,真的需要提高警惕了? 今天的市场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荒诞剧:沪指跌0.18%、创业板涨0.21%,但全市场仅1100家上涨,超4000只个股下跌,中位数跌幅高达1.61%。指数看似温柔,个股却尸横遍野——这不是普通的调整,而是一场新旧资产的“歼灭战”。 分化的底层逻辑:政策红利 vs 经济周期 半导体、 机器人等科技板块(俗称“小登板块”)的狂欢,本质是政策与资金的合谋。无论是设备补贴、产业基金还是国产替代的预期,科技股正享受戴维斯双击。反观消费、地产链等传统板块(老登资产),在弱复苏背景下缺乏景气度支撑,被资金视为“昨日黄花”。这种分化在宏观经济未明确触底前,只会愈演愈烈。 量能玄机:割肉盘出逃与长假效应共振 今日成交额较前一日暴增3758亿,大概率是止损盘踩踏的结果。历史经验显示,节前流动性收缩会加剧“马太效应”——资金抱团主线,非主流板块加速失血。明日若市场完成最后一跌,节前或现短暂反弹,但普涨行情几无可能。此时追高热门板块需警惕“接飞刀”,而坚守老登资产则可能继续承受钝刀割肉。 跨界定增的陷阱:从火腿到芯片的资本游戏 金字火腿靠收购半导体公司股价翻倍,消费股转型即涨停,这类现象似曾相识。2015年的互联网金融热潮,曾引得无数资本竞逐;2020年的酱香科技概念,亦喧嚣一时。然而繁华终成过往,二者皆如梦幻泡影,最终落得个一地鸡毛的结局。跨界,实则为上市公司热衷的市值管理手段,不过是借热点炒作罢了。然而,在这场看似热闹的跨界风潮中,真正能实现成功转型者,犹如沧海遗珠,少之又少。投资者需时刻保持警惕。若火腿厂也掺和光模块话题,这或许是个信号。此现象引人深思,该行业距短期峰值究竟还有几何? 机构的阳谋:高位定增与景气度博弈 葛兰等机构斥资6.79亿参与百利天恒定增,表面上是对创新药龙头的热捧,营造出一片繁荣之象。然而,在这看似火热的背后,实则潜藏着诸多隐患,值得警惕。该公司营收1.7亿却亏损11亿,估值全靠BD交易撑门面。在行业景气之巅,机构贸然开展大额定增,极有可能重蹈当年宁德时代、隆基股份高位扩张后反受其害的覆辙,陷入产能过剩、盈利下滑等困境。历史反复证明:机构抱团从来不是安全垫,而是估值泡沫的燃料。 投资者的生存法则:要么拥抱趋势,要么死守纪律 天普股份 一月内三次停牌核查,监管已对纯炒作亮出黄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当下仅有两条路可供选择: 趋势派:紧盯科技主线,但需严守止损,避免成为退潮后的裸泳者; 价投派:对低估值的传统板块保持定力,用时间换空间,等待经济数据拐点。 短期来看,市场仍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反复炒作;长期而言,注册制下的A股早已告别齐涨共跌。真正残酷的并非波动本身,而是大部分人既没勇气追涨,又没耐心等风来。
当火腿厂开始造芯片,真的需要提高警惕了? 今天的市场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荒诞剧:
袁绍八点
2025-09-23 23:45:23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