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触目惊心”!9月一话题冲上热搜,上海一房东卖房子,起初定价为538万,结果

云海澄碧翠 2025-09-23 21:51:34

“内幕触目惊心”!9月一话题冲上热搜,上海一房东卖房子,起初定价为538万,结果却被看房者砍到了510万,实在没有商量的余地了,房东只能忍痛答应,而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竟是中介公司特地雇人来看房,专门挑小毛病,然后拼命压价! 在上海2024年全年二手房成交量冲破21.6万套,这个庞大市场里的中介,本该是“牵线搭桥”的人,但现在有些中介不当“红娘”了,他们摇身一变成了“导演”。 一场场精心策划的“剧场式”压价,正在把房屋买卖,变成一场心理操控游戏,这套把戏玩得相当专业。 中介们通过社交平台,像招募群演一样找人,看房、演戏完成指标任务后还有酬劳200块,这些临时的“购房者”上场前都得背剧本,不仅要熟知房子信息,还得编出一套丰富的看房经历。 连吐槽和夸奖的比例,都要精确计算力求逼真,表演路数也分门派,有的上来就唱黑脸,鸡蛋里挑骨头,把房子批得一文不值,然后甩出一个侮辱性的报价。 更高级的玩法是“双簧”,两个人搭档,一个拼命砍价,一个假意打圆场,一来一回就把房东的心理防线给磨穿了。 费这么大劲儿演戏,全是冷冰冰的算计,中介最怕的就是真实的客户跟房东谈崩,那样不仅佣金没了,客户也可能转头就走。 用“演员”来极限试探就没这个风险,他们是低成本的压力测试工具,这场表演的主要目的,就是零风险地摸清房东的心理底价。 同时这种频繁的假看房,还能帮业务员刷满公司内部的“带看量”KPI,顺便给房东营造一种“你这房子不行,市场很冷”的假象。 一套组合拳下来效果惊人,有的公司靠这套路子,一个月净利润就超过50万,可这场大戏的“账单”,最终都得房东来付。 很多人卖房本是为了换个更好的生活,结果却在轮番的精神打压下,不甘心地贱卖了家产,有记者在暗访时就亲历了一幕。 一套挂牌538万的房子,在“演员”上阵后,房东夫妇最终同意以510万出售,谈判中男主人被逼得眼圈都红了,那不仅是钱的损失,更是信任的“破碎”。 而在记者暗访时,接触的另一位房东就没那么“好说话”,他339万的房子,面对“演员”从280万开始的报价,直接惊呆了,即便被“加价”到286万也断然拒绝。 可见这套骗术并非总能得手,但对人的伤害却是实实在在的,房地产专家严跃进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就是在给房东搞“PUA”,制造焦虑来操控对方。 法律人士的分析更直接,这已经涉嫌民事欺诈,根据民法典,被骗的卖家完全有权申请撤销合同,中介也必须退还佣金。 网上的反应几乎是一边倒的愤怒,大家都在骂这种做法“缺德”“没底线”,当骗人成了一种商业模式,它毁掉的是整个行业的信誉。 很多人呼吁市场应该更透明,比如强制公开成交价,毕竟当诚信的招牌都砸了,再精彩的“剧本”,也换不回人心。

0 阅读:1099

评论列表

用户93xxx25

用户93xxx25

5
2025-09-24 09:56

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价值偏移太多。

10xxx88

10xxx88

4
2025-09-24 13:44

538才砍到510???这是什么败家买家啊😂😂😂

用户10xxx01

用户10xxx01

2025-09-24 08:44

压价肯定有压价的理由,交易都是这样的,卖家拼命的抬价,买家拼命的压价,这是买卖正常规则,就看当时的行情有利于买家还是卖家![必胜]

猜你喜欢

云海澄碧翠

云海澄碧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