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 印度商工部突然宣布! 印度又对中国钢铁出手了。这次瞄准的是冷轧无取向电

小陌故事汇 2025-09-23 19:27:36

就在今天 印度商工部突然宣布! 印度又对中国钢铁出手了。这次瞄准的是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每吨最高要交415美元税,一口气收五年。宝钢旗下公司稍微好点,每吨223美元。别的中国钢厂压力就大了。 这事儿发生在9月23日。印度商工部正式发的公告。他们说是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企业。但仔细看,这里面有门道。 这种钢不是普通钢材。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都要用它。印度自己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现在对中国加税,明显是想帮自家企业抢市场。 印度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上个月还对中国的起重机加税。聚四氟乙烯也没放过。玻璃纤维更是早早就限制了。这一套组合拳打得很连贯。 有意思的是他们对宝钢和其他企业区别对待。宝钢每吨交223美元,别的企业要交415美元。这种差别待遇很微妙。可能觉得宝钢技术强,想留个合作后路。也可能是分化中国企业的策略。 印度这招关税大棒挥得噼里啪啦响,表面喊着保护本土企业,实则藏着更深的算计。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堪称新能源领域的"维生素",电动车电机、风力发电机都靠它传导能量。印度本土产能目前只能满足三成需求,却敢对中国产品课以重税,无异于一边掐住自家产业喉咙,一边给竞争对手递刀。 看看数据就知道多荒唐。中国去年向印度出口这类特种钢约12万吨,仅占印度总需求量的18%。印度本土龙头SAIL公司的产品合格率至今徘徊在65%,而中国同类产品稳定在98%以上。这种技术代差岂是关税能抹平的?最终成本只会转嫁给印度新能源企业。 宝钢获得"优惠税率"堪称神来之笔。223美元与415美元的差距,恰似印度政策的两副面孔。宝钢拥有全球领先的硅钢涂层技术,印度塔塔集团去年曾派代表团秘密考察。这种区别对待暴露了矛盾心态:既想遏制中国制造,又觊觎顶尖技术。 回顾印度近年贸易救济措施,发现惊人规律。自2020年起,印度对中国发起27起反倾销调查,其中19起涉及新能源产业链。从光伏组件到电池隔膜,从电机铸件到当前的电工钢,打击目标始终围着莫迪提出的"清洁能源使命"打转。 更值得玩味的是时机选择。印度新能源部长刚宣布2030年电动汽车占比达到30%的宏伟目标,转头就对关键材料设障。这让人想起他们去年对光伏组件征收40%关税后,本土组件价格反而暴涨35%的尴尬局面。 中国钢厂或许该换个视角看问题。印度市场看似庞大,实际电动汽车渗透率尚不足2%。与其在关税泥潭里打转,不如转向欧洲、东南亚这些更开放的市场。我国电工钢出口78个国家,印度份额不过5.6%,实在不必过分纠结。 这场贸易博弈折射出全球新能源竞争的暗流。各国都在争夺产业链主导权,但保护主义从来不是正确答案。当德国大众采用中国电工钢制造其最新电动平台时,印度企业却要为劣质材料多付40%成本,这种反差足以说明问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小陌故事汇

小陌故事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