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浙江一坐拥四层小楼的谢大姐,因社区要对停放在她自家院内的车辆,收

星黛驴本驴儿 2025-09-23 15:49:18

“万万没想到!”浙江一坐拥四层小楼的谢大姐,因社区要对停放在她自家院内的车辆,收取每月150元停车费而恼火。尤其在租客提出要从房租中抵扣后,认为此举极不合理的她前往社区理论。这场争执一度引发更大争议,但最终的解决方案却令人皆大欢喜。 “我自己的院子,我自己的地,停个车还要给别人交‘租金’?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只见谢大姐站在自家四层小楼的院子里,指着那块刚划好的停车位,声音带着颤抖和难以置信,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家十多年的房,现在自己要回家停车了,还需要给别人交钱。 谢大姐家的这栋楼,带着一个不小的院子,在寸土寸金的萧山瓜沥镇,算是颇为宽敞。为了贴补家用,她把房子租了出去。原本,租客们的车规规矩矩地停在院子里,相安无事。可自从社区七月份开始推行新的停车管理办法,在出入口装上了智能道闸,矛盾便爆发了。 新规白纸黑字:出租户的车辆,包月停车费每车每月150元。费用直接由租客承担,这可让租客们不乐意了。很快,谢大姐就接到了电话: “大姐,这停车费社区硬要收,你看能不能从房租里给我们抵扣掉?”电话这头,谢大姐心里咯噔一下,一股委屈和愤懑直冲脑门。她放下手里的活计,径直就去了社区办公室。 社区办事处的李副主任接待了她,办公室里的空调冷气十足,却吹不散谢大姐心头的燥热。“李主任,你得给我评评理。那院子是我房产证范围里的,是私人的地方,不是马路边的公共车位。租客的车停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凭什么要向社区交费?” 谢大姐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些。李副主任推了推眼镜,脸上是程式化的耐心: “大姐,你的情况我了解。但这个政策是经过居民代表大会投票通过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管理,解决我们社区日益突出的‘停车难’问题。咱们本村的居民,车辆登记后都是免费的,这个收费主要针对的是出租户的车辆,还请你理解和支持社区的工作。” “理解?我怎么理解!”谢大姐的音调不自觉地提高了,“他们停在我院子里,一没占公共道路,二没影响别人,你们管理的到底是什么?这不就是明摆着冲着我们这些有出租房的人来的吗?” 听完主任的话谢大姐瞬间感觉,自己的一记重拳打在了棉花上,社区的回应看似有理有据,却完全回避了她最核心的质疑,因为私人产权的边界在哪里?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是否真的公平? 一位年轻的租客也私下抱怨:“这感觉就像‘此山是我开’,区别对待嘛,我们租户的权益谁来保障?” 但好在社区还算听取民意,在谢大姐多次反映,以及当地居民代表投票确定出新的社区停车规则: 那就是社区内原住居民车辆,免费。只需凭身份证、户口本和行驶证经审核后录入系统,即可自动进出。更贴心的是,每户每年还能额外获得40张一次性免费停车券,用于招待亲友。 对于户口仍在社区的“应迁未迁”人员,以及因婚姻关系户口未迁入的独生子女、嫁入或入赘人员,只要车辆行驶证与本人一致,同样享受免费通行待遇。 这套试行方案一出台,之前的火药味顿时消散大半。一位原本也颇有微词的本地住户感慨道:“这么分,我们没话说!该免费的免费,该管理的管理,清清楚楚。” 因为这份细则的聪明之处在于,它用精细的规则替代了简单的“一刀切”,严格区分了“本社区成员”与“外来租户”的权利边界。它将基于户籍和亲缘的传统社区认同感,转化为具体的福利待遇,从而赢得了大多数原住民的支持。 而对于谢大姐而言,虽然租客的停车费问题依旧存在,但社区通过规则明确了她作为“本社区居民”的身份和权利,这种“被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平息了她关于产权被侵犯的愤怒。 这场风波,最终没有演变成僵持不下的冲突,而是以一种极具中国式智慧的方式,通过制定极其详尽的规则来界定“内外”与“亲疏”,实现了新的平衡。 只能说,这起纠纷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下基层治理中的复杂课题。良好的初衷需要与精准的法理和人性化的考量相结合,简单粗放的一刀切,往往会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制造出新的矛盾。如何在维护公共秩序与尊重个体权益之间找到那个最合适的平衡点,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担当。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停车费##停车##租房##社区##物业# 信息来源: 浙江6频道1818黄金眼2025.9.21|《自家院子停车也要交费?她懵了:每月300,这合理吗?》 文|沐琨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