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对BBC表示,世界正在越来越分裂为两个阵营,而韩国正处于前线之中。李在明表示,首尔“显然不愿意看到中国、俄罗斯与朝鲜走得如此接近”,但韩国仍希望“将自身定位在中间”。 韩国,这个半岛国家从来就没摆脱过大国博弈的影响,从历史上看,韩国就像夹在中间的邻居,东边是日本,北边是朝鲜,西边望着中国,背后还站着美国。 这种地理位置让韩国不得不练就一身平衡功夫,但现在的情况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李在明想学前任文在寅搞 “中间路线”,可现实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文在寅当年对付“萨德”问题,靠的是“不撤离但也不激活”的模糊策略,可现在中国的实力今非昔比,模糊战术已经行不通了。 这根扎在中韩关系里的刺,不彻底解决就很难真正改善关系。 经济上的左右为难更让韩国头疼,中国连续二十多年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商店里的化妆品、超市里的零食,甚至工厂里的芯片设备,很多都和中国市场紧密相关。 可这两年韩国对华贸易开始出现逆差,以前靠半导体、显示器赚得盆满钵满的日子不好过了,因为中国在中高端制造领域进步太快,韩国那些看家本领不再是独门生意。 这边想保住中国市场,那边又要跟着美国搞所谓的 “供应链重组”,就像开着车同时踩油门和刹车,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国内的政治分歧更是让李在明的平衡术难上加难,保守派天天喊着要抱紧美国大腿,炒作各种安全威胁,还利用社交媒体煽动情绪。 进步派则更看重和中国的经贸关系,觉得改善对华关系才能救韩国经济,李在明自己在竞选时就说过对中国说谢谢没什么错,结果被保守派骂了好几天。 这种分裂的民意让他不得不玩点政治技巧,比如访美当天悄悄派知华派官员访华,既不得罪美国,又想给中国递个好脸色,可这种小伎俩明眼人一看就穿。 李在明说想把韩国定位在中间,可现实是中间地带正在变得越来越窄。 美国那边不断施压,要求韩国在半导体、军事等领域选边站队,甚至考虑调整驻韩美军部署来增加筹码。 中国这边态度也很明确,“萨德”问题不解决,中韩关系就很难回到正轨。 韩国企业最能体会这种难处,一边怕失去中国市场,一边又不敢违抗美国的禁令,只能在夹缝里艰难求生。 看看李在明的操作就能发现他有多纠结,一方面派特使带着经贸清单访华,希望能增加农产品出口,放松稀土管制;另一方面又在公开场合强调美韩同盟的重要性,承诺继续推进联合防御。 这种左右摇摆看似是智慧,其实暴露了韩国的无奈。 李在明的中间路线就像现在这季节的阳光,偶尔能带来暖意,却挡不住越来越近的寒风。 对韩国来说,如何在大国之间找到真正的生存空间,恐怕还要比想象中多花些脑筋。 参考资料:环球时报《李在明重提要当“中美桥梁”》
就在刚刚!韩国总统罕见承认了!9月22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路透社专访中抛出
【39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