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辞去了驻菲律宾大使的工作,并且意味深长的留下了一句:“希望中菲关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早日重回正轨”的临别赠言。 三天前的黄岩岛,菲律宾的 35 艘渔船和十多艘公务船从四面涌来,直奔黄岩岛潟湖。其中一艘编号 3014 的公务船带着特制的铁冲角,直接朝着中国海警船撞了过去。 中国海警先是反复喊话警告,见对方没有退让的意思,才打开了高压水炮。水柱带着巨响喷射而出,短短 29 分钟后,菲方船只的驾驶室玻璃全碎了,舱室隔板也被冲坏,最后船员只好挥舞着白色毛巾示意停止。这场冲突像一块石头,投进了本就不平静的中菲关系湖面。 三天后的 9 月 19 日,黄溪连大使辞行拜会菲律宾外长拉扎罗。作为在菲律宾待了近六年的大使,他见证过两国关系的温暖时刻。 就在不久前,使馆还在推动 “中菲人文之驿” 活动,让菲律宾民众体验古琴雅乐和中国美食,一年里办理的赴华签证就有近 13 万份,比前一年增长了近五成。 那些时候,两国的香蕉、镍矿贸易也做得红火,2023 年双边贸易额达到 719 亿美元,中国市场占了菲律宾不少出口商品的四成以上份额。 菲外长拉扎罗在会面时,特意称赞了黄溪连这几年的贡献,措辞里透着少见的客气。这种客气,在熟悉外交门道的人看来,更像是一种微妙的信号。更值得留意的是,直到现在,中方还没公布新的驻菲大使人选。 回顾这两年的变化,能看出一些脉络。曾经小马科斯政府访华时,还带着 “友谊长存” 的期待,双方签下不少合作协议。 但后来,菲律宾渐渐转向美国,不仅把允许美国使用的军事基地从 5 个增加到 9 个,还接受了 5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采购反舰导弹和巡逻艇。 这些动作背后,是美国等域外势力在南海的身影,他们频繁和菲律宾搞联合行动,却没真正承诺过什么实质性支持。 菲律宾国内的情况也不轻松。通胀推着大米、燃油价格往上涨,一场防洪工程腐败案引发了二十多个城市的抗议,民众举着标语要求追究责任。 在这样的压力下,南海问题成了转移焦点的选择,只是这步棋走得并不轻松。 黄岩岛冲突后,美国只发了个谴责声明,提了提所谓的防御条约,没派一兵一卒。倒是中国这边,海警和解放军迅速联动,福建舰也去了南海巡逻,用行动划出了底线。 连东盟国家都看得明白,马来西亚总理就公开说过,不想在大国之间选边站,更愿意和中国保持友好。 黄溪连留下的那句 “重回正轨”,像是在提醒,曾经的合作基础其实一直都在。 那些通过贸易获得的收入,那些人文交流积累的好感,那些使馆处理的两千多起领保案件里的民生温度,都是两国关系实实在在的根基。 现在,中菲关系的走向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立陶宛的例子就摆在那里,曾经因为不当举动导致双边贸易额暴跌 40%,到现在还在承受后果。 菲律宾的香蕉种植户、镍矿工人,恐怕最清楚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 黄溪连的离任,像是一个阶段的收尾。 那句临别赠言,到底是提醒还是忠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但有一点很明确,两国关系的钥匙,其实握在双方自己手里。 你觉得,中菲关系能如大使所愿,早日重回正轨吗?
菲律宾大变天,二号人物小马科斯亲戚被赶下台,将迎来亲华总统。今年九月,菲律宾
【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