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老山战场上,20岁小战士被炸伤,眼看敌人正冲过来。他丢下枪,匍匐爬去拿起电话,大喊4个字。谁料,电话那头,排长泪流满面,颤抖说:这哪行?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老山战场上,20岁的小战士韦昌进全身是血趴在弹坑里。他左眼被打瞎,右胸被击穿,身边四位战友都已倒下。 敌人正成群冲上来,阵地就要失守。他挣扎着匍匐爬行,抓到那部沾血的报话机,用尽最后力气喊出四个字:“向我开炮!” 电话那头,排长王国安瞬间泪流满面,声音颤抖:“这哪行?炸到你怎么办!”韦昌进几乎吼叫着回答:“阵地重要,快开炮!”这一刻,老山阵地上回荡着一个年轻战士视死如归的呐喊。 韦昌进当时入伍才一年多,他所在的部队坚守在边境线上的一处无名高地。7月19日凌晨,越军发动了疯狂进攻,用两个营外加一个连的兵力向他们据守的阵地扑来。 炮弹像雨点一样落下,阵地上硝烟弥漫。韦昌进和战友们坚守在6号哨位,顽强还击。战斗异常惨烈,四位战友先后牺牲或重伤。 韦昌进自己也全身22处负伤,左眼球被弹片打掉,右胸被穿透,鲜血直流。但当他看到敌人又一次冲上来时,做出了那个震撼世界的决定——呼唤炮火对准自己。 排长王国安在听到“向我开炮”的呼喊时,心都碎了。他怎么能亲手下令炮击自己的战友?但韦昌进坚定的呼喊让他明白,如果不这样做,阵地可能失守,更多战友会牺牲。 含着泪,排长下达了命令。炮兵部队随即以准确火力覆盖了6号哨位前方区域,击退了敌人的八次反扑。韦昌进在炮火中奇迹生还,但昏迷了七天七夜。 “向我开炮”不是一句凭空而来的豪言壮语,它背后是当年无数边防战士用生命践行的老山精神。老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主峰海拔1422米,山势险峻。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后,越军趁机抢占老山主峰。他们利用有利地形,不断向我方境内开枪开炮,造成边民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为保卫边疆安全,我边防部队奉命收复老山。 1984年,收复老山的战斗打响,官兵们展现出惊人的勇气。副连长张大权三次负伤,肠子都流出来了,自己用三角巾包扎后继续指挥战斗,最终牺牲在老山主峰顶上。 班长史光柱在攻击50号高地时,左眼球被炸出眼眶,右眼也被弹片击中,双目失明后仍坚持指挥战斗。还有“老山英雄连”的官兵们,用鲜血和生命夺回了被越军侵占的阵地。 这些战士很多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在潮湿闷热的猫耳洞里坚守,忍受着“烂裆、胃病、关节炎和皮肤瘙痒”等多种疾病的折磨,长期不能理发洗澡,吃不上热饭蔬菜,但依然士气高昂。“苦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韦昌进是这些英雄中的杰出代表,他后来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2017年获得“八一勋章”。 但他总是说:“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已经牺牲的战友,我只是祖国钢铁长城上的一块砖。” 至今他体内还留着四块弹片,过安检时常常引起警报声。这“嘀嘀”声仿佛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些为国牺牲的英雄。 战后韦昌进经历了什么?他没有沉浸在鲜花和掌声中,而是继续在不同岗位建功立业。 他担任过连队指导员、军校教员、人武部政委,后来成为山东省军区枣庄军分区政委。他说:“当年的阵地没有被敌人攻破,现在作风这个阵地也决不能留下‘突破口’。” 为什么今天还要讲这个故事?因为英雄不应该被遗忘。韦昌进曾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正是这些英雄和先锋,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看看那些曾经硝烟弥漫的老山阵地,如今已经变成安定祥和的绿洲。边境贸易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这一切都是无数个韦昌进这样的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韦昌进当年呼喊“向我开炮”时只有20岁,和现在很多大学生年纪相仿。他在生死关头想到的是阵地安危、战友安全、国家利益。这种精神价值,远远超出了一时一地的战斗胜负。 今天很多人生活在和平环境中,很难想象战场上生死抉择的艰难。但老山精神、“向我开炮”的英雄气概,依然值得我们思考和传承。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韦昌进现在仍然默默奉献,他身上那些弹片和失明的左眼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战争的残酷和一个战士的忠诚。 当我们享受和平生活时,应该记得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记得那句震撼人心的“向我开炮”。 信息来源: 人民网《军报记者:血性的照片泪奔的情》 新华网《韦昌进:英雄本色 冲锋不止》 中国军网《韦昌进简介》
“国军死了267位将军,而‘对方’只战死了一位将军!”93阅兵之后,台岛将军名嘴
【312评论】【28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