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清仓比亚迪:一个时代的结束与新的开始 一、传奇投资圆满落幕 2025年9月,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正式清仓其持有的全部比亚迪股份,为这段长达17年的投资画上句号。这笔最初投入2.3亿美元(约18亿港元)的投资,最终价值飙升至90亿美元,回报率高达3890%,成为巴菲特投资生涯中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此次清仓并非突然之举:自2022年8月起,伯克希尔已逐步减持比亚迪,持股比例从峰值期的10%降至不足5%,最终在今年第一季度完成全部退出。 二、退出原因:战略调整与行业变革 巴菲特虽未详细解释清仓原因,但他在2023年曾表示,比亚迪是一家“非凡的公司”,但伯克希尔希望将资金配置到“更满意的方向”。这一决策可能基于多重考量: 1. 估值与回报兑现:比亚迪股价17年间涨幅近39倍,超额回报已然实现,获利了结符合价值投资逻辑。 2. 行业竞争加剧: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严重,比亚迪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9.9%,首次出现季度利润下滑,短期盈利承压。 3. 地缘政治与配置调整:伯克希尔可能倾向于将资金投向更符合其当前战略布局的市场或领域。 三、比亚迪的挑战与韧性 尽管巴菲特退出,比亚迪并未失去增长动力: 1. 高管增持提振信心:2025年9月,公司5名高管及32名核心人员集体增持股份,合计金额达5232万元,彰显内部信心。 2. 海外扩张与技术升级:比亚迪海外销量预计2025年突破90万辆(同比翻倍),且通过垂直整合能力将高端技术下放至大众市场(如海豹7车型),巩固成本优势。 3. 机构长期看好:瑞银、汇丰等机构虽下调短期销量预期,但仍维持“买入”评级,认为2026年技术升级与海外工厂落地将驱动新一轮增长。 四、启示:投资本质与时代变迁 巴菲特的退出并非对比亚迪的否定,而是其全球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这笔投资的成功,既体现了价值投资对长期成长性的坚守,也见证了中国制造业从追随到引领的崛起历程。未来,比亚迪需在激烈竞争中继续依靠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证明自身价值,而资本市场也将持续关注其如何平衡短期压力与长期战略。 结语 清仓比亚迪标志着巴菲特一个投资时代的结束,但也为市场留下思考:在全球化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没有永远持有的资产,只有不断迭代的价值创造。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变化背后的逻辑,远比追随巨头脚步更为重要。 比亚迪市值 巴菲特 巴菲特收益 巴菲特点评 巴菲特减持美股 巴菲特投资金句 比亚迪A股
有一个朋友16年投资了30万,最多亏到剩下10万,他是持股不动,也不换股。
【31评论】【6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