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俄的基本国情是不同的。俄罗斯不缺粮食,不缺能源,关起门来是可以过日子的,而且它的经济一直一般,普通民众对此没有太大的期待。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俄罗斯,不降反升) 同样面对西方重压,中俄却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个敢于硬碰硬,一个却步步为营。 这背后绝非强弱之分,而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体质”决定了。俄罗斯靠“老天爷赏饭”用资源硬扛,中国却在全球化网络中寻找生机。 两国根深蒂固的“体质”差异,各自隐藏着怎样的底气与软肋?究竟是坐拥资源就能高枕无忧,还是编织网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俄罗斯的底气,就俩字:资源。它那片广袤的土地下埋藏的一切,就是它最硬的铠甲。2024年的数据显示,俄罗斯能源自给率达到150%,粮食自给率也飙到120%以上,这意味着就算断了所有外粮,俄罗斯居民自己也能吃饱穿暖。 它不光自己够用,还是全球头号的天然气卖家、第二大石油生产国。黄金、铁矿石这些硬通货,产量也都是全球前几名。这种家底,让它在全球牌桌上有了掀桌子的资本。 而中国的力量,不是长在土地里,而是编织在全球化的网络中。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2024年,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制造业产值都来自这里,出口额占了世界的15%。 中国的崛起就是一部深度融入全球体系的故事。它的强大,在于它能连接全球200多个经济体,在于它无与伦比的生产和组织能力。但这也意味着它的命脉和全球网络的稳定,是绑在一起的。 正因为根基不同,俄罗斯的风险点集中在能源出口的通道和价格。2024年,能源出口还占它总出口的六成,这是对手最想攻击的地方,也是它的钱袋子。 所以你看,俄罗斯面对欧盟这些国家的制裁,采取的策略也很直接,就是想方设法保住这条生命线,把能源卖给中国、印度这些新客户。 中国的软肋则分散在整个网络的“毛细血管”里。这种依赖是全方位的:2024年,自家产的石油只够用三成;七成的高端芯片得靠进口;每年还要买进来上亿吨的铁矿石和近亿吨的大豆。这里任何一根线被掐断,都会引发连锁反应。 面对外部压力,两国采取的策略,其实都有着内在的深层逻辑。俄罗斯能“硬扛”,是因为它的资源是硬通货,全球总有买家要购买能源。即便面对2022年后最严厉的制裁,它的经济在2023年还能增长2.5%。这种“硬脱钩”,它能承受得起。 但中国14亿人的生活水平和期望摆在那,关起门来是无法维系的。外部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影响经济增长。所以,中国的策略必然是在各种关系中“腾挪”,一边要维护自由贸易这个生命线,一边要在技术封锁等领域周旋博弈。 不过,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一次次制裁中突围,也正是因为中国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这张巨大的网络中,即便是面对美西方国家的制裁,中国也能够探索出新的合作伙伴,进口自己所需要的能源之类的,出口自己的技术、产品,将自己更深层次的嵌入全球化中。 说到底,俄罗斯像一座资源丰富的堡垒,坚固但略显孤立。而中国,则是一个巨大的网络枢纽,因连接而强大,看懂了这一点,也能真正理解中俄面对美西方国家制裁时的内在底气。
[太阳]中俄的基本国情是不同的。俄罗斯不缺粮食,不缺能源,关起门来是可以过日子的
韫晓生
2025-09-21 17:47: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