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忽然宣布激光系统研发完成,和中国阅兵场上的装备高度相似 以色列国防部在20

农村阿作 2025-09-21 00:41:02

以色列忽然宣布激光系统研发完成,和中国阅兵场上的装备高度相似 以色列国防部在2025年9月17日突然放出消息,说铁光束激光系统研发大功告成,已经通过最后几轮测试,年底就能交付给军队用。这套系统是陆基的,高功率激光,专治火箭弹、迫击炮和低空无人机,功率100千瓦,射程能到10公里左右,每次拦截成本就几美元,远比传统导弹便宜。开发方是拉斐尔先进防御系统公司和埃尔比特系统公司合作,项目从2014年启动,花了十来年时间,主要解决能量转换和瞄准精度这些硬骨头。 消息一出,全球军迷都炸锅了,尤其是看到公布的照片:一辆重型卡车拉着平台,上面扛着个大镜头的发射器,看起来像个放大版的工业相机。能源模块藏在集装箱里,提供电力和数据处理。为什么说意外?因为之前以色列只零星透露过进展,这次直接宣布操作成熟,明显是边境形势紧迫,加快了节奏。铁光束是铁穹系统的补充,前者管远距离,后者补近程低成本拦截,形成多层网。 再看中国那边,9月3日胜利日阅兵上,LY-1激光武器首次亮相,也装在装甲卡车顶上,平台布局差不多,镜面发射头突出,下面是功率供应单元。LY-1主打海军防护,防无人机和导弹,但阅兵时展示的陆基版,强调快速部署和点防御。两套系统外观重合度高,都用卡车底盘机动,发射器体积大,能源部分占主要空间。这不是巧合,而是激光技术本身的共性。 激光武器全球研发方向都差不多:高功率需要大电池组,转换效率低,三分之一电能变光束,其他散热浪费;瞄准得稳,目标移动时光束要持续跟上,靠光学传感器和算法;大气干扰会衰减射程,所以射程控制在10公里内;还有散热和抗饱和能力,得防多目标同时来。各国团队面对这些难题,方案趋同:用车辆平台便于转移,大镜面聚焦光束,集成探测模块。以色列起步早,2014年就测试原型,中国LY-1据说从2010年代中后期加速,阅兵是里程碑。 相似点多,但区别也明显。以色列铁光束偏陆基防空,实战经验丰富,早就在加沙边境用过类似原型;中国LY-1更侧重海军,陆基版可能辅助舰载,功率细节没公开,但从外观推,规模相当。为什么外观像?因为工程逻辑决定形式,能量储备得大体积,发射头得精密光学,大家绕不开这些。军迷网上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技术扩散,有人觉得是平行创新。反正,这俩系统一比,凸显激光武器从科幻变现实的速度。 国际上,激光技术门槛高,但一旦突破,成本效益碾压传统弹药。以色列小国寡民,靠这个稳固防御;中国大国防务,LY-1是体系化的一部分。相似不等于抄袭,更多是行业规律。想想看,飞机翼型都圆润,坦克履带都宽厚,武器设计也逃不过物理定律。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农村阿作

农村阿作

分享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