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多吃苦,长大了就能吃苦? 现在都2025年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在秉持着这样的理念。 前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个上初中的孩子要去上学,因为学校管食宿,所以爸爸一周给孩子20块钱的零花钱,孩子不太乐意…… 这种听起来似乎有道理的观念,其实经不起推敲。让孩子“吃苦”,如果只是刻意让他们饿着、冻着、干重活,那更像是一种机械式的锻炼,而非真正的成长。吃苦的本质,不应是身体的劳累或物质的匮乏,而是心理韧性的培养、面对困难时的冷静与解决能力。 真正有价值的“吃苦”,是在遇到挫折时学会坚持,在迷茫时学会思考,在失败后还能站起来。这些能力,绝不是靠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或刻意制造苦难就能获得的。相反,如果一味强调“吃苦”而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反而可能造成他们对生活的畏惧或对奋斗意义的误解。 更重要的是,一个在孩子时期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人,反而更容易在成年后勇敢面对困难。因为他们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知道困难只是过程,而不是命运的终点。而那种机械式、无意义的“吃苦”,常常只会消耗孩子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 我们不需要刻意制造苦难来锻炼孩子。真正应做的,是陪伴他们经历真实的生活,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解决问题,并在关键时刻给予支持和引导。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坚定、也走得从容。对吃苦的领悟 穷人孩子早吃苦
小时候多吃苦,长大了就能吃苦? 现在都2025年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在秉持着这样
和雅聊课
2025-09-20 19:38: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