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 9月20日,俄乌战场突然爆出双向猛料!俄罗斯国防部晒出一周战绩:连续四次集群打击端掉乌克兰能源设施和军火库,还顺手控制了四个居民点;乌克兰这边也不甘示弱,反手就偷袭了俄军在库尔斯克的后勤枢纽,泽连斯基更亲自下场宣称"顿涅茨克反攻持续进行中"。 我刷到这消息时,手机屏幕的光映得客厅墙上的挂钟直晃——指针指向凌晨一点,楼下便利店的灯还亮着,老板娘正给晚归的外卖小哥递热豆浆。战争打了两年多,早就没了"前线""后方"的界限,连千里外的普通人都能隔着屏幕闻到硝烟味。 先看俄方战报。国防部发的视频里,无人机拍摄的爆炸画面像放烟花,说是"端掉三个能源站、两个军火库",还附了坐标。可我翻了翻开源情报平台的卫星图,其中一个被标注为"摧毁"的能源站,屋顶确实有焦黑痕迹,但围墙没塌,旁边的输电线路还在运行——这种"部分损毁"在战报里常被包装成"彻底摧毁"。至于"控制四个居民点",更像老套路:俄军推进到村口,插上国旗拍了张照,就算"控制"。可乌克兰民兵往村后的树林里一撤,第二天照样能摸回来打冷枪。 再看乌方。泽连斯基的社交媒体账号发了段模糊的视频:坦克碾过泥地,士兵举着"顿涅茨克反攻"的旗子。但仔细看,背景里的庄稼还是青的——顿涅茨克这个季节庄稼早该收了,明显是提前拍的旧镜头。至于"偷袭库尔斯克后勤枢纽",俄方立刻回应"击退小股袭击",仓库监控拍到的是三辆烧毁的乌军皮卡,没见着什么"重装备损失"。 这场景像极了菜市场吵架:张三说"我砸了你摊位",李四喊"我还掀了你棚子",可俩人摊位都还支着,就捡了两片碎瓦互相扔。最苦的是两边的老百姓。哈尔科夫的老太太跟我说,这两天停电停得邪乎,白天有电晚上就黑,社区群里传"俄军又炸了变电站",结果电力公司说是"线路老化"——谁知道是不是双方打红了眼,炮弹偏了二百米? 更讽刺的是国际反应。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刚说"支持乌克兰自卫",转头就被记者问"那俄方说的能源设施被毁数据呢?"发言人支支吾吾:"我们鼓励双方保持透明。"欧盟则忙着算新一批援助什么时候到,毕竟德国的新坦克还没到货,波兰的导弹又卡在海关——他们才不管战报是真是假,只要冲突不停,军火订单就不会停。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种"双向猛料"本质是场舆论战。俄方要给国内民众看"我们在推进",乌方要给西方看"我们没溃败"。可真正的战场呢?在扎波罗热的玉米地里,士兵们躲在战壕里啃压缩饼干,听着头顶的无人机嗡嗡响;在赫尔松的临时安置点,妈妈们用最后半块面包哄哭闹的孩子,眼睛盯着手机里不知真假的"胜利消息"。 战争最残忍的地方,不是子弹和炮弹,是把活生生的人变成战报上的数字,把鲜活的日子熬成双方嘴里的"战绩"。当俄国防部的"摧毁"和乌总统的"反攻"在屏幕上打架时,库皮扬斯克的老人正蹲在废墟里翻找药瓶,马里乌波尔的母亲正用最后一点电给孩子拍张照片——这些才是战争里最真实的"战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普京报仇不隔夜!9月28日凌晨,俄军对乌克兰进行了长达12小时的轰炸,其中俄军
【2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