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年,朱温在上源驿设下埋伏,想趁机干掉李克用。李克用喝醉后被偷袭,三百亲兵拼

晨曦初照映心暖 2025-09-20 14:50:42

884年,朱温在上源驿设下埋伏,想趁机干掉李克用。李克用喝醉后被偷袭,三百亲兵拼死挡住朱温五千人马,最后只剩史敬思在桥头断后。史敬思当时也喝醉了,但硬是用箭射死了几百人,最后被乱箭射死。这场仗让李克用和朱温结下深仇。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公元884年,黄巢起义军久攻陈州不克,转而向东进发,直逼朱温的根据地汴州。 朱温难以抵挡,急忙向兵力强大的李克用求援。 同时,唐僖宗也下旨命李克用火速支援。 李克用性格豪爽,见朝廷和朱温都来求助,当即率军奔赴汴州。 当时朱温已联合周边势力与黄巢作战四十余次,大大削弱了对方实力。 李克用的参战成为压垮黄巢的最后一根稻草,起义军很快被击溃。 战事结束后,李克用率军返回,途经汴州。 为表感谢,朱温在城中设宴款待。 酒席上朱温频频劝酒,李克用饮酒过量,醉后失言,当众羞辱朱温,说他若不是早归顺朝廷,自己早就连他一起消灭。 这番话让朱温颜面尽失,虽然表面保持镇定,但内心已起杀机。 宴席结束后,朱温与部将杨彦洪密谋,决定趁夜除掉李克用。 他们用车辆木头堵塞街道,派兵围攻李克用下榻的上源驿,还纵火烧馆。 李克用和亲兵在混乱中惊醒,奋力抵抗。 恰在此时,天降大雨,浇灭大火,李克用才得以趁黑突围。 在这场袭击中,他的三百多名亲兵几乎全部战死,只有李嗣源等少数人侥幸生还。 李克用逃回后,本想立即发兵报复,但被妻子刘氏劝阻。 刘氏建议他向朝廷申诉,让皇帝处置朱温。唐僖宗实际上已无力约束朱温,只能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以示安抚。 李克用勉强接受,但从此与朱温结下深仇大恨。 此后二十年间,朱温势力不断壮大,而李克用却屡战屡败。 泽州、潞州等战略要地相继失守,连太原也两次被围。 在最艰难的时刻,李克用甚至考虑放弃太原,退守云州,幸好被部下劝止。 天复三年,朱温围攻太原未果,转而出兵凤翔,大败岐王李茂贞,并将唐昭宗挟持到长安,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 李克用联合李茂贞、王建、杨行密等人,以兴复唐朝为名共同讨伐朱温。 朱温为彻底铲除后患,竟杀害唐昭宗,立李柷为帝,即唐哀宗。 天祐三年,朱温亲率十几万大军进攻刘仁恭所在的沧州。 刘仁恭紧急征召所有能拿武器的男子,凑出十万人南下支援,但部队缺乏战斗力,中途停滞不前。 刘仁恭只好向昔日仇敌李克用求救。起初李克用不愿相助,但在儿子李存勖的劝说下最终发兵。 李存勖是李克用侧室曹氏所生,虽非嫡子,但自幼精通骑射,胆识过人,十一岁时就随父征战,因唐昭宗一句“此子可亚其父”而被称作“李亚子”。 李克用采纳李存勖的建议,采用“围魏救赵”之策,派周德威、李嗣昭攻打潞州。 潞州是河东门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与此同时,李茂贞也声言进攻依附朱温的定难军,定难军节度使李思谏急忙向朱温求援。 朱温兵多将广,同时应对三路战场,派刘知俊和康怀英阻击李茂贞,又调数万人增援潞州。 开平二年正月,李克用病重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临终前,他召来李存勖嘱咐后事,最放心不下的是被困潞州的李嗣昭,要求李存勖务必全力救援。 李存勖悲痛不已,在监军张承业的劝说下振作起来,接掌军政大权。 当时军政大权暂由李克用之弟李克宁代理,李存勖以退为进,当众表示愿让位给叔父。 李克宁不便接受,只好带头跪拜,承认李存勖的领袖地位。 然而李克宁的妻子孟氏和养子李存颢却暗中策划政变,企图扶持李克宁上位,并将李存勖献给朱温。 幸好阴谋泄露,李存勖先发制人,擒杀李克宁等人,稳定了内部局势。 李克用去世的消息传到潞州前线,周德威率军回太原奔丧。 朱温起初怀疑是诈,亲自前往视察,确认李克用已死,大喜过望。 但见梁军士气低落,伤兵满营,不禁大怒,撤换主帅,改派有勇无谋的符道昭负责潞州战事。 此时李存勖已稳定内部,周德威也交出兵权,表示效忠。 潞州被围一年多,粮草耗尽,全赖李嗣昭死守不降。 李存勖决定亲自率军解围。他先派老弱士兵南下诱敌,符道昭果然中计,放松警惕。 李存勖亲率主力疾行南下,与先头部队在黄碾会合。 五月初一夜,晋军借夜色掩护进至三垂冈,这里草木茂盛,利于隐藏。 凌晨大雾弥漫,晋军悄然逼近梁军夹寨,梁军竟毫无察觉。 李存勖兵分两路,一路由老弱士兵擂鼓呐喊、放火制造混乱,另一路由精兵分攻夹寨东北和西北角。梁军从睡梦中惊醒,只见火光冲天,顿时大乱。 主帅康怀英见势不妙,率亲兵逃跑。符道昭试图抵抗,却坠马被杀。梁军群龙无首,全线崩溃。 此战梁军十万大军被歼一万余人,其余逃散,可谓全军覆没。 朱温得知战报,惊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 此战不仅重创梁军兵力,更使朱温损失大批将领。 潞州之战后,李存勖声威大震,开始将目光转向河北地区。梁晋争霸进入新一轮较量。 信源: 百度百科——李克用

0 阅读:0
晨曦初照映心暖

晨曦初照映心暖

晨曦初照映心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