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自成年之后,就一直都是高收入,但死后遗产仅153美元,也没留下任何田产,巨额

风雨飘摇中 2025-09-16 11:41:07

胡适自成年之后,就一直都是高收入,但死后遗产仅153美元,也没留下任何田产,巨额资金都到哪里去了?说来奇怪,基本都送人了。 这事要从胡适死了那天说起,1962年,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他去开会,走着走着,人就倒了,心脏……停了。 秘书王志维赶来,慌着要把他的遗物收一收,家里其实也没多大,就是书多,纸一摞摞堆着,写到一半的讲稿还放在桌上,茶杯是凉的,烟灰缸倒是满的,打开抽屉,找了半天,现钱……153块美元。 不过也有一说是135,但都不多,说白了,就是一个北大退休教授中风之后被推进急诊室那点押金钱。 这个数字一传开,大家都吃了一惊,有的骂,说怎么活得这么不拎得清,挣那么多钱,结果一点不剩;也有感慨,说这人清高得过了头,一屋子纸稿子,全当宝贝,自己都不当回事。 但这事,不能只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得往前翻,翻到那些别人还活着、手伸出去正等着拉一把的时候。 最常被提起的,是林语堂。那时候他在哈佛留学,钱花完了,整个人跟耗尽电似的,冷天里窝在角落写信,说能不能帮帮忙,借一千美元,他说是借,其实是要饭的口气。 胡适收到信,没多说什么,回信里说:这是北大的工资预支,等你回国,到北大任教就行。 林语堂还真信了,回国报到,蒋梦麟摇头:“学校从没批过这钱。”林才知道,那钱是胡适自己掏的,连“借”字都没提。他一共给了两回,两次都是一千,一句“还钱”都没说过。 这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干,也不是最后一次。 1938年,许广平为了把鲁迅的全集出版出来,憋着一口气到处找人搭把手,可那时候鲁迅的书,在很多人眼里还是个麻烦事,能躲多远就躲多远,没人愿意惹这身腥。 许广平去敲胡适的门,他没推没拖,答应得干脆,直接挂名做编辑委员,还帮着搭线跑手续,那时候他自己也知道会被人骂“虚伪”“作秀”“吃鲁迅的冷饭”,但他不说什么,事办完了,也不说什么。别人说他是装的,他就当听不见。 1950年代他人在美国,没了职务,也没了正经收入,但这人只要还有口气在,就不改那毛病。 许倬云想出国深造,去芝加哥大学,可学费一筹莫展,家里也拿不出。胡适知道了,亲自跑到纽约郊区,找了四趟,一个叫徐铭信的华侨,硬是劝他掏了1500美元。 人家一开始说不愿意捐,说什么文科没用,救国得靠理工科,可他磨叽、磨嘴皮子、磨情分,终于让人点头。这笔钱,许倬云记了一辈子。 他也不是只帮文化人。台北那会儿,有个卖烧饼的,叫袁瓞,算是他家里常来的小熟人。 那人一天在他家闲聊,说自己鼻孔里长了个小瘤子,不知是不是癌,胡适听完,就低头在信纸上刷刷写了一段话,写完递给他:“拿着去台大医院,告诉院长,是我的朋友,一切费用我负担。”这话轻,可这背后,是信任,也是不分你我。 再说李敖。那时候李敖还是研究员助理,薪水拖欠,他写信给胡适,说自己快活不下去了。别人一看这种信,可能一笑了之,可胡适没笑,他从兜里掏出一千元支票,寄过去。也不说“你得记着我这情分”,更没提利息。钱出去就跟风吹一样,哪去了,他从不问。 最妙的那封信,是写给陈之藩的。陈年轻时在美国念书,胡适借了他400美元,后来他工作了,想着赶紧还钱,怕欠着不安。胡适回信说,你不该这么急,我借出的钱,从不盼着收回来,因为我知道这些钱,总是一本万利——“利息在人间”。 这句话,说得不响,却扎心。 人们总爱谈他的自由主义、白话文运动、方法论革命,可这一句“利息在人间”,可能才是他心底最软那根筋。他不是不会理财,是不想用钱做盯人的绳子。他的算盘不在账本上,在人心上。 有的人说他是个“傻人”,说他被人拿捏,借钱不收,别人反倒嫌他多事。 他没反驳。还有人笑他,名声那么大,结果死得清清爽爽,一百多美元,不够请台北城的棺材铺。他也没回应。生前他不讲这些,身后也没留话,所有的证据,全藏在别人记住的那几封信、那几张支票、那几个故事里。 没人见过他愤怒地追账,也没人见过他把帮助当筹码。 他帮你,是因为他觉得你过得太苦了,是因为他兜里还有点东西,不帮难受。他帮你完,就该干啥干啥去了,不指望你磕头,也不指望你登报感谢。 他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有钱但不拿钱当本事”的人。 他知道什么叫底线,也知道什么叫寒碜。他让人觉得舒服,是因为他不炫耀,他用温和的方式做难的事,不抢风头,却把人扶上马。 你说他穷吗?他身后剩的钱的确少得可怜,可他活着的时候,撑过那么多人,他的钱散在太多人的人生路上,已经不是账本能算得出来的了。

0 阅读:111

评论列表

过了这么多年

过了这么多年

3
2025-09-16 13:34

你连胡适怎的死的都不清楚!胡适死时还有老婆孩子,还有遗嘱遗产分配!你们为了吹胡适,每一次睁着眼睛胡说八道,都是既把胡适拉出来让人鞭尸,也让别人知道了你们无知愚蠢!

过了这么多年

过了这么多年

1
2025-09-16 13:05

现金,好像谁身上有现金一样!

过了这么多年

过了这么多年

1
2025-09-16 13:16

又换一种方式吹了?杜月笙死的时候也没钱!现金153美元就是遗产153美元?更可笑的是,一个生活在台湾,死在台湾的人,抽屉里放153美元,那是日常用的?常凯申发他工资是发美元?汪精卫还更是两袖清风,从来不乱搞男女关系呢!这些公知殖人的认知越来赶让人鄙视了!

风雨飘摇中

风雨飘摇中

接纳所有的可能性,让生活充满未知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