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受邀参加阿拉伯峰会。 亲美的海湾国家卡塔尔在遭受以色列突袭后,才想起身边的阿拉伯兄弟。 于是振臂高呼,宣布在明天(9月15日)召开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 参会国家包括阿拉伯联盟国和部分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国。 本来没什么值得期待,中东阿拉伯国家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各怀鬼胎,难以结盟。 唯一的亮点是邀请了中囯与土耳其作为观察员参会,探索中土两国建立替代性防务伙伴关系。 这样看来阿盟是不是这次被打醒,考虑将部分美军撤出,转而部署其他中立国来防务合作及安全保障,大家拭目以待。 这次会议的背景其实很现实。 9月初,以色列对加沙的空袭升级,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联合国方面也多次发声,呼吁各方克制,避免局势失控。 卡塔尔这次明显感受到了不安。外界对这场峰会能不能开出什么实质结果,普遍持观望态度。 但这次峰会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国被邀请作为观察员出席。 这在以往的类似会议里并不常见。 我国外交部在会前回应说,我们愿意参与地区和平建设,希望通过对话来推动稳定。 这种姿态其实很多中东国家是欢迎的。 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在中东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不光是做生意搞建设,像沙特和伊朗实现破冰,也是在我国的协调下完成的。 中东国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我国这次出席,虽然只是观察员身份,但意义也不小。中东国家在安全问题上过去主要是靠军事合作,现在开始关注更广泛的合作空间,比如能源、基础设施、供应链保障等等,而这些正是我国擅长的领域。 我国不搞军事介入,也不站队,所以很多国家愿意和我们打交道。 这次被邀请,也是大家对我国中立立场和稳定作风的一种认可。 从会议筹备到召开,其实整个过程就几天时间。 以色列行动之后,卡塔尔立刻联系各国,12日左右基本敲定参会阵容,14日中方确认受邀,15日峰会正式举行,效率非常快。 会议上,各国代表都表达了对以方行动的不满和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这在阿拉伯世界是比较一致的声音。 但要说后续能不能制定什么统一对策,目前还不好说。 很多国家虽然发声强烈,但行动上还是比较谨慎。 目前会议还没有正式结束,联合声明也还没出来,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这次会后,阿拉伯国家在安全合作上的讨论可能会越来越多地考虑引入新伙伴。 我国这次的参与,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接触和互动。 总的来说,这次峰会是一次应急之举,但也可能成为某种新趋势的开端。 卡塔尔虽然是发起者,但它的背后其实代表了很多国家的共同忧虑和新思路。 中东不是谁说了算的地方,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希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我们国家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作为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被请进了这个谈判桌。 接下来的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卡塔尔将主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领导人特别峰会,谴责以色列空袭——澎湃新闻
中方受邀参加阿拉伯峰会。 亲美的海湾国家卡塔尔在遭受以色列突袭后,才想起身边的
飞绿说历史
2025-09-15 17:14:45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