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上班族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台摩托车,基本上都是本田的,价格折合成人民币要一万多

语蓉聊武器 2025-09-13 12:37:09

越南的上班族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台摩托车,基本上都是本田的,价格折合成人民币要一万多。以越南的人均收入来看,大概需要省吃俭用3年。 黎家的院子里,停着三辆摩托。 最显眼的是辆红色本田,车座磨出了包浆,是父亲黎建国骑了十二年的老伙计。 旁边两辆旧车蒙着布,母亲说:“那是十年前买的中国摩托,早就开不动了。” 现在越南街头,像黎家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随便走进哪个巷子,十辆摩托里八辆是本田,剩下的多是雅马哈。 中国的宗申、钱江?黎建国想了想:“上次见还是在废品站,零件拆得七零八落。” 可他年轻那会儿,街头跑的几乎都是中国摩托。 2001 年,黎建国刚上班,花七百美元买了辆力帆,“比本田便宜一半多,同事都羡慕。” 当时中国品牌正火,七十多家企业挤到越南,力帆一年就赚了 3.2 亿美元,占了九成市场,日系车反倒成了稀罕物。 变故是从 2004 年开始的。 “突然冒出好多中国牌子,互相杀价。” 黎建国记得,有商家把车价压到 170 美元,“车架子薄得能透光,发动机声音跟拖拉机似的。” 他那辆力帆骑到第五年就出问题:油耗比说明书高一半,冬天总熄火,想修却找不着配件 —— 售后点比公交站牌还少,零件要等一个月。 同一时间,本田在悄悄铺路。 黎家附近的街角,突然多了个本田服务站,“换个刹车片十分钟,零件堆得像小山。” 有次邻居的本田坏了,师傅骑着摩托带着零件上门修,“那会儿中国摩托坏了,只能自己推去城郊。” 2008 年,黎建国咬牙换了辆本田,花了一万二人民币,是他三年的积蓄。 “当时心疼得睡不着,现在觉得值。” 这辆车骑到现在,除了换过轮胎,从没大修过,“上个月跑了趟长途,八十公里油耗才两升。” 母亲更看重靠谱。 她每天骑摩托去菜市场,“路坑坑洼洼的,中国摩托前三年还行,后来总颠掉零件。” 越南城市堵得厉害,公交又稀,摩托是家家户户的腿,“坏半路就得提着菜走回家,太折腾。” 慢慢的,街坊们都换了本田。 有人算过账:买辆中国摩托省的钱,不够六年修车的零头。 更别说,在越南骑本田还带着点体面 —— 黎家侄女出嫁时,嫁妆里就有辆新本田,五年前花了两万多,“比送金镯子还风光。” 黎建国见过最夸张的,是 2010 年的一次集市。 有个商贩把中国摩托往地上一摔,车把当场断了,“他喊着‘谁要谁拉走’,最后被收废品的五美元拖走了。” 那天起,中国摩托在越南的名声彻底臭了,现在市场占比连 0.1% 都不到,本田却占了 77.9%。 类似的事黎建国在新闻里见过。 中国的小家电早年在泰国,靠低价占了半壁江山,后来因开关易坏,被当地品牌挤到边缘,“直到这两年质量上去了,才慢慢有人买。” 傍晚,黎建国骑着本田去接孙子。 车身上的 “HONDA” 在夕阳下亮闪闪的,他说:“不是我们不喜欢便宜,是吃过亏才明白,省心比省钱金贵。”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80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