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哈萨克斯坦每次跟中国谈合作,嘴上说的是“互利共赢”,其实心里最怕的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09-12 13:39:09

你有没有发现,哈萨克斯坦每次跟中国谈合作,嘴上说的是“互利共赢”,其实心里最怕的,就是被边缘化。现在又搞了个“跨阿尔泰对话”,拉着中蒙俄四国一起谈物流,说要打造什么新通道。就是怕货运大饼被别人分走,自己成了看客。哈萨克斯坦过去十年全靠 “草原之路” 吃饭。 在欧亚大陆的物流版图中,哈萨克斯坦长期扮演关键中转角色,这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铁路网络。 过去十年,“草原之路”成为国家经济支柱,通过这条路径,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家电和汽车配件占比超过85%,而欧洲回流的机械设备与农产品也主要依赖其口岸。 2024年,中欧班列经哈萨克斯坦的货运量达数百万吨级,每年为当地带来数十亿美元过境收入。 这些资金直接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推动哈萨克斯坦从资源出口国向物流枢纽转型。 然而,这种依赖也暴露脆弱性,新兴通道的兴起正逐步蚕食其市场份额,让这个内陆国家面临生存压力。 哈萨克斯坦政府多次强调区域合作的重要性,但实际操作中,总在平衡大国影响与本土利益之间摇摆不定。 中国与欧洲的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前7个月,上合组织框架下陆路运输进出口额已超预期增长。 哈萨克斯坦的多斯特克口岸处理这些货物流量时,家电如冰箱和洗衣机、汽车零部件如引擎组件,常需在这里换轨和检验。 欧洲方向的机械设备用于工业升级,农产品如谷物和水果则满足消费需求。 这些货物每年贡献的过境费占国家预算不小比例,帮助哈萨克斯坦维持铁路运营和港口扩建。 但随着全球供应链调整,哈萨克斯坦的通关效率问题凸显,2025年一季度因拥堵导致中欧班列延误率上升5%,部分订单流失到其他路径。 中吉乌铁路的推进成为哈萨克斯坦最大隐忧。这条从中国新疆喀什经吉尔吉斯斯坦到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的线路,全长523公里,比传统路径缩短近1000公里,运费可降15%。 2025年4月,重点控制性工程已开工,7月正式启动建设,预计2031年通车,总投资80亿美元。吉尔吉斯斯坦段投资47亿美元,涉及3500台机械设备。 开通后,原经哈萨克斯坦的家电和零部件订单预计80%将转向此线,欧洲回运货物也将优化路径。 哈萨克斯坦官员虽公开支持区域互联,但私下担忧饭碗不保,因为这条铁路将绕过多斯特克,直接连接中亚南部,削弱其转口优势。2 025年中国中亚峰会中,此项目获三国元首推动,标志着“一带一路”深化,但对哈萨克斯坦而言,意味着物流份额从主导者滑向配角。 土耳其的“中间走廊”进一步加剧竞争压力。 这条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从中国经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港,2024年货运量达450万吨,同比增长62%。2025年,前5个月已达187万吨,增长10.8%,中欧班列经此路径用时缩短至15天。 土耳其减税20%吸引订单,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升级后,集装箱周转效率提升。 原本走哈萨克斯坦的家电和农产品,转而经里海轮渡和土耳其港口,2025年货运量预计再增47%。 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转运站因此空置增多,损失转口收入。土耳其定位“欧亚新枢纽”,通过与中亚合作抢占市场,哈萨克斯坦夹在中间,难以独善其身,只能调整策略应对分流。 蒙古的“发展之路”计划也悄然蚕食哈萨克斯坦利益。2025年2月,中蒙签署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跨境铁路协议,5月14日开工,这是70年来第二条中蒙铁路。 线路连接塔温陶勒盖煤矿与集二铁路,年运3000万吨煤炭,占蒙古出口55%-60%。蒙古煤炭以往需经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转中欧班列,转口费是重要收入源。 现在,直接对接中国和俄罗斯,中蒙俄冷链专线规划中,农产品运输绕过哈萨克斯坦。 2025年,蒙古对华出口占总出口90%,铁路投资由塔本陶勒盖公司负责,工期两年半。这让哈萨克斯坦的转运角色弱化,周边邻国自建通道的趋势,迫使它重新审视物流网络布局,避免被孤立。 美国和俄罗斯在中亚的博弈让哈萨克斯坦处境更尴尬。美国升级“C5+1”机制,2025年投入5000万美元建物流基建,意图延伸通道至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抢占欧亚物流份额。 俄罗斯推动“北方走廊”,经西伯利亚为主力线,建议哈萨克斯坦接入其铁路网,作为关税同盟伙伴,却有小算盘。 哈萨克斯坦不敢得罪任何一方,2025年与中国中亚外长会晤中,强调多边平衡。 美俄竞争加剧中亚地缘风险,哈萨克斯坦的口岸虽受益于中欧班列,但基础设施老化导致效率低下,2025年丢掉5%订单。 为此,哈萨克斯坦推出“跨阿尔泰对话”机制,2025年邀请中国、蒙古、俄罗斯参与,聚焦物流新通道建设。

0 阅读:119

评论列表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3
2025-09-12 14:28

聪明呀!靠自己难发展。有个大山不靠那不是傻?!国家和民族发展了,才是硬道理。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