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现在很多父母买房子给儿子做婚房都不写儿子的名字。 而是写上自己的名字。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怕娶了儿媳以后,要求带上儿媳妇的名字。 现在好了,房子是父母的,你两个年轻人尽管住。 如果两个年轻人好好过一辈子,房子也就住一辈子,如果要闹离婚,你们什么也没有,女方也分不到一半的财产,因为房子是男方父母的。 这事儿乍一听有点不近人情,但仔细咂摸一下,里头还真有他们的道理和苦衷。 你想啊,现在一套房子,那得掏空多少家庭的钱包,几乎是爹妈一辈子最大的一笔支出了。 这要是儿子儿媳结婚没两年就散伙,女方因为房本上有名儿,依法就能分走一半的房产,这搁哪个出资方心里不得咯噔一下?所以,很多父母就觉得,干脆从根儿上就杜绝这种可能性。 房子自始至终就是老两口的产业,小年轻只有居住权。 你们俩要是和和美美过一辈子,这房子你们自然也就住一辈子,跟你们的没两样。 但要是中途分道扬镳了,那对不起,这房子还是爹妈的,女方带不走。 在很多父母看来,这不是算计,而是一种必要的财产保全,防的不是好儿媳,防的是那种可能打着结婚幌子来捞一票就走的人。 这种普遍想法的背后,其实有它的法律依据在撑腰。 咱们国家的《民法典》说得挺明白,结婚前,父母出钱给自己孩子买的房子,只要房子只登记在自己子女一个人名下,那这房子就算是父母赠予自己孩子的,属于他的个人财产,小两口离婚时,另一方是分不走的。 这条法律条款,等于给很多出钱买房的父母吃了一颗定定心丸,让他们选择这种操作时更有底气。 这倒不是说大家对婚姻都失去了信心,而是说在这么重大的财产问题上,变得更理性、更谨慎了。 毕竟现在社会节奏快,年轻人的婚姻稳定性确实不如老一辈,做父母的未雨绸缪,想着给家庭最大的资产上个保险,也是人之常情。 再从现实层面看,现在的房价,对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个沉重的负担。 在很多大城市,一家人凑齐首付都得费老鼻子劲,后续二三十年的月供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 这笔巨款投进去,父母自然会极度看重它的安全性。 他们把名字写在房本上,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守护整个家庭的经济命脉,避免因为子女婚姻的变动,让整个家庭陷入经济上的困境。 这并非是对儿媳的不信任,而是一种围绕核心资产的风险管理。 很多通情达理的家庭,在这么做之前都会和孩子们开诚布公地谈好,把话说在前头,避免日后因此产生什么心结和误会。 总的来看,父母买房登记自己名字这个现象,反映的是现代人对待婚姻和财产的一种新态度:既全力支持子女成家立业,也希望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里,为家庭的重大财产筑起一道防火墙。 这是一种融合了亲情关爱和现实考量的做法,目的还是为了小家庭能更纯粹地基于感情过日子,同时也让出资方的利益得到根本保障,求的还是一个家和万事兴的稳当。 参考:中华网,新闻——如何看父母给儿子买婚房写老两口名?是福还是祸?
据说现在很多父母买房子给儿子做婚房都不写儿子的名字。 而是写上自己的名字。为什
飞绿说历史
2025-09-12 11:14:0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