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兵部侍郎卢绚骑着高头大马,风度翩翩地路过勤政楼。唐玄宗李隆基在楼上,望见卢绚那挺拔的身姿和出众的气质,忍不住赞叹了一句:“真是个伟丈夫啊!”没想到,这句赞叹却终结了卢绚大好前途。
为什么?因为旁边站着一个人,听到了这句话,心里顿时警铃大作。
这个人,就是当朝宰相,以“口蜜腹剑”著称的李林甫。
李林甫这人,当宰相十几年,权力欲极强,最恨别人分走皇帝的宠信,尤其是有才华、有颜值、可能威胁到他地位的人。
玄宗这一夸,直接触动了李林甫最敏感的神经:好家伙,这卢绚入了皇上的法眼,要是再提拔提拔,岂不是要跟我抢饭碗?不行,必须摁死!
一场针对卢绚的阴谋,就此拉开序幕。
李林甫没有直接找卢绚,而是把他儿子叫来,一脸语重心长地说:
“贤侄啊,你爹最近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我听说,皇上好像打算派他去岭南的交广(大致是今天的两广和越南北部)一带任职啊。”
古代的岭南,那可是著名的瘴疠之地,官员被派往那里,往往九死一生,跟流放差不多。
接着,李林甫话锋一转,貌似体贴地给出建议:“那地方太远太苦了,你爹年纪也不小了,恐怕受不了。”
“要不,你回去跟你爹商量下,让他主动上书,请求改任一个清闲的职位,比如太子宾客什么的,这样既能留在京城,也免了远行的风险。”
卢绚父子俩哪里知道这是李林甫布下的局?他们得到这个“内部消息”,只觉得天降横祸。
一边是传说中凶险无比的岭南,一边是虽然权力旁落但至少安全清闲的太子宾客。
在巨大的恐惧和信息不对称下,卢绚几乎没有犹豫,选择了后者。
他赶紧上书,恳请皇帝免去自己兵部侍郎的职务,改任太子宾客。
这正中李林甫下怀!你看,不是我李林甫排挤你,是你自己自愿放弃实权的嘛。
整个过程,李林甫仿佛置身事外,甚至还可能扮演了一个通风报信的“好人”。
把卢绚贬为没有实权的太子宾客后,李林甫觉得还不够保险。万一哪天玄宗又想起这个“伟丈夫”怎么办?必须彻底断了他东山再起的可能。
于是,李林甫又开始了他的表演。他再次找到卢绚,这次是扮演挽救者的角色。
他表示,太子宾客实在太委屈卢大人了,我再帮你活动活动,给你安排个好地方。
结果,卢绚被改任为华州(今陕西渭南华州区)刺史。
表面上看,刺史是一方大员,比太子宾客强多了,卢绚说不定还得感谢李林甫的“提携”。但实际上,这等于把他彻底赶出了权力中心长安。
而且,这还没完。把卢绚踢出京城后,李林甫很快又找了个借口,向玄宗报告说卢绚到了华州之后,“称病不理事”,也就是有病怠工。
这下好了,不仅人被赶走,名声也彻底搞臭,前途算是彻底断送了。
李林甫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千年前的唐朝,但他那套“口蜜腹剑”的权谋手段,在今天的职场中,难道就绝迹了吗?恐怕未必。
提防“突然的示好”:当一个平时并不亲近、甚至可能是竞争对手的人,突然对你表示关心,提供内部消息或建议时,务必多长个心眼。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背后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目的。
警惕“借刀杀人”:有些小人不会直接攻击你,而是诱导你主动犯错、主动放弃,然后利用规则来压制你。
就像李林甫诱导卢绚自请降职一样,让你自己成为毁掉自己的“凶手”。
保持清醒判断,多方核实信息:在面临重大选择,尤其是涉及职业前途的决策时,千万不要被单方面的信息所迷惑。
尽可能通过不同渠道交叉验证信息的真伪,避免因信息差而做出错误决定。
那么问题来了:在你的职场经历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李林甫这样“口蜜腹剑”的人和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让我们一起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大为
现在的职场上,权利不大,心坏坑人的小领导比李林甫还坏,而是更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