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为什么迟迟不向乌克兰派兵呢?其实不是他们不想打,而是他们真的没法打了! 别看欧洲这些国家表面上挺富裕的,但他们就像红楼梦里面的贾家一样,硬撑着场面,你让他们真正发动全面战争跟俄罗斯干,他们还真没这个底气。 表面上欧盟各国GDP加起来够唬人,但军费开支却暴露了虚实——2023年整个欧盟的国防支出仅占GDP的1.3%,多数国家连北约要求的2%底线都达不到,也就波罗的海那几个小国靠着危机感勉强达标。 这种军备松弛可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冷战结束后欧洲军工产业就一路萎缩,工程师转行的转行,工厂关门的关门,真到了要打仗的时候,连炮弹都供不上。 就拿援乌这点事儿来说,英国把压箱底的挑战者坦克送出去后,自家武器库几乎被掏空,媒体都吐槽军方连基本的弹药储备都快见底了;德国更尴尬,国防部长都承认援乌留下的装备缺口到2030年都补不上,为了凑数居然去买二手豹1坦克翻新,结果大半只能拆零件,最后能用的就30辆。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都急了,公开说武器库存已经见底,可就算急也没用,乌克兰每天消耗的炮弹数量,早就超过了欧洲各国的生产速度。这种军备水平,别说跟俄罗斯正面对抗,自家防御都捉襟见肘。 军事上拉胯,经济上更是经不起折腾,以前欧洲仗着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过得滋润,俄罗斯曾一度提供欧盟31%的进口原油,可制裁之后不得不转向美国买高价能源,这一转手就出了大问题,德国工业电价从20欧分飙升到43.2欧分,直接导致能源密集型产业产值暴跌17.7%。 2023年欧元区通胀率一度冲到9.2%,老百姓过日子都得精打细算,天然气账单翻着倍涨,谁还愿意为战争买单?阿姆斯特丹的街头,抗议者举着“反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标语,这些可不是空穴来风。 而且,欧洲工业的命门被捏得死死的,德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跌落到统一以来的次低点,那些靠能源吃饭的工厂要么减产要么外迁,这种时候要是真跟俄罗斯开战,且不说军事上能不能赢,光是能源断供这一招,就能让欧洲工业半瘫痪。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底俄罗斯原油在欧盟进口中的占比已经跌到4%,可取而代之的美国能源不仅贵,还得看人家脸色,这种寄人篱下的能源格局,让欧洲根本没有底气喊出“全面战争”的口号。 说到底,欧洲的困境是长期“高福利低防务”政策埋下的雷,冷战后几十年的和平日子过惯了,军费能省就省,产业能外包就外包,真到危机来临才发现,自己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能跟苏联掰手腕的欧洲了,现在就算想扩军,重建军工体系可不是拍脑袋就能成的事了。 其实这事儿明眼人都看得明白,欧洲不是不想强硬,是真强硬不起来,军事上的欠账、经济上的软肋,加上民众越来越强烈的反战情绪,让所谓的“全面支持乌克兰”成了空头支票,所以这种时候,务实远比逞强更重要。
假如波兰下场乌克兰,俄军能扛住乌波联军吗?这么说吧,波兰要是下场乌克兰,相当于给
【2评论】【6点赞】
Vi贴
小编狗屁不懂,他根本就不了解欧洲欧盟的真实情况。欧盟的经济金融指标等许多方面儿都是世界一流的,很多的经济技术指标都要比美国的还要好。只是和平。使其人们生活幸福,不愿意打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