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外贸老板聊到半夜,他说的3个事儿,听得我一宿没睡好 前几天晚上跟一个做外贸的

曼文说情感生活 2025-09-11 10:42:08

跟外贸老板聊到半夜,他说的3个事儿,听得我一宿没睡好 前几天晚上跟一个做外贸的老板吃饭,本来想着随便唠唠,结果越聊越投入,愣是坐到人饭店打烊。这老板干外贸快20年了,从一开始倒腾小饰品,到现在做智能家居出口,欧美、东南亚的市场跑了个遍,嘴里说的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实在话。他跟我透了三个消息,听完我是又震撼又有点恍然大悟,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掰扯掰扯。 先说第一个事儿:外贸老板们现在都在“回头抓国内”,以前盯着国外的眼光,现在一半都挪回家里了。这老板跟我算过一笔账,前几年他公司的生意,60%靠外贸,40%做国内。当时国外订单好接啊,哪怕是给国外大品牌代工,一单下来量够大,赚得虽然薄,但架不住稳定。可从去年开始,他就悄悄调方向了,今年国内业务占比已经快到50%,他说年底前肯定能超,甚至可能到60%。 我问他为啥这么折腾,外贸不是老本行吗?他叹口气说,不是不想做外贸,是现在外面的“坑”太多了。比如去年给欧洲一个客户做智能家居套装,合同都签好了,结果客户那边突然说政策变了,产品要加新的认证,这一折腾,成本涨了20%,最后几乎没赚钱。还有汇率的问题,前几年汇率稳的时候,算好的利润能落袋,现在动不动就波动,有时候一个月下来,赚的钱还不够补汇率差的。 反观国内市场,这两年反而“好做”了。他说去年试着在网上开了个店,卖自己工厂生产的智能家居,本来没抱太大希望,结果第一个月就卖了50多万。后来发现,国内消费者现在对“性价比高的国货”特别买账,不像以前总觉得进口的好。而且国内物流、售后都方便,客户今天下单,明天就能收到,有问题一个电话就能解决,不像外贸,货发出去要等一两个月,出了问题还得跨国沟通,太费劲。他现在的计划是,未来两年把国内业务占比提到70%,还想注册个自己的品牌,不再给别人代工了。 再说说第二个消息:现在做外贸的,不管大小企业,都在“抓国产、搞研发”,以前靠“贴牌”赚钱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这老板跟我举了个例子,他有个朋友以前是做服装外贸的,专门给国外一些小品牌贴牌,一件衣服成本50块,贴个牌能卖100块,利润还不错。可去年开始,客户突然说要压价,压到一件只给80块,还要求提高面料质量。他朋友一算,这样下去根本不赚钱,最后只能不做了。 为啥会这样?老板说,一方面是国外客户现在也缺钱,想压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现在国产的东西质量越来越好了,国外客户也知道,你不做,有的是中国工厂愿意做,而且价格可能更低。所以现在想在行业里站稳脚,必须得有自己的东西,不能再靠贴牌了。 他还跟我说,现在不光是他,身边做外贸的朋友都在搞研发、抓国产。比如做电子产品的,以前芯片都用进口的,现在都在找国产芯片替代;做家具的,以前木材靠进口,现在都用国内的实木,还开发出了新的工艺。他说,以前总觉得进口的好,现在发现,国产的很多东西一点都不差 最后一个消息,也是最实在的:外贸行业的“好日子”可能不会一下子回来,但只要脚踏实地,别瞎折腾,总能活下去,甚至能活得更好。这老板说,去年行业里很多人都很焦虑,因为外贸数据不好看,有的企业订单少了30%,甚至有的直接倒闭了。他身边就有个同行,去年看到别人做跨境电商赚了钱,自己也想跟风,没做任何调研,就投了100多万开了个跨境电商公司,结果因为不懂平台规则、选品也错了,不到半年就亏光了,最后连自己的老工厂都卖了。 他说,现在做外贸,最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贸易摩擦这事儿,短期内肯定避免不了,国外市场的需求也不会一下子涨上来,所以不能指望一下子回到以前的好时候。但也不用怕,因为全球市场再怎么变,人们总要买东西,只要你的产品有竞争力,总有客户会要。 他自己的应对方法就是“稳”。 他还跟我说,现在很多人觉得外贸不好做,但其实任何行业都有好做的时候和不好做的时候,关键是在不好做的时候,能不能沉下心来打磨自己。比如他现在每天都会花两个小时看行业新闻,研究国内外的政策,还会跟员工一起开会,讨论怎么改进产品、怎么服务好客户。他说,只要把这些“小事”做好了,等市场好转的时候,肯定能抓住机会。 聊到最后,老板跟我说了一句话:“做生意就像种地,春天播种,夏天浇水施肥,秋天才能收获,急不来。现在虽然是‘冬天’,但只要好好‘养地’,明年春天肯定能种出好庄稼。”我觉得这话特别有道理,不管是做外贸,还是做其他行业,都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来。那些想靠投机取巧、一夜暴富的人,最后往往都站不稳脚跟。

0 阅读:466
曼文说情感生活

曼文说情感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