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示警:石破茂下台可能为军国主义幽魂复活打开一扇窗,台湾要思考是继续把日本当成“亲爱的大哥哥”,还是敬而远之另谋生路,必须作出正确的政治抉择。 北京九三大阅兵后仅仅四天,石破茂就辞职了。为啥?台媒认为,他辞当然不是仅只因为一场阅兵,恐怕更多地是与美国的关税谈判内容曝光,日本签下了屈辱的贸易协定,让政敌找到他的软肋有关。 谁将接任日本首相职位?如无意外,不是高市早苗就是小泉进次郎。两人均属极右翼,只不过高市早苗更加激进罢了,甚至称得上一个纳粹主义者,初入政坛时还推崇过希特勒当年的选举才华。 高市早苗在在对华问题也非常强硬,台湾问题上表现出极度激进的倾向,2025年4月还率团窜台。她有几个激烈主张: 1,主张“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认为台湾有事就是对日本极大威胁。”2,主张“台日欧应形成准军事同盟”,扬言表示要让中国(大陆)知道“‘侵犯台湾’的成本和风险”。3,曾经公开表态“如果成为日本新首相,会在适当时机如常、淡然地前往靖国神社参拜”。4,认为“日本完全是被看扁了”,主张有必要整备法令针对“领空遭侵犯”采取更强力的措施。4,公开表示很崇拜蔡英文,赞蔡英文“有坚毅不屈的精神,是我所憧憬的女性”。 可想而知,如果此人成为日本首相,其对华政策会是怎样?在台湾问题上可能会更嚣张插手。 “在如今的日本社会,右翼路线已是毫无悬念的政治正确,没有最右、只有更右。”台媒示警,七月落幕的日本参议院改选,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2020年才成立的极右翼政党“参政党”,竟从2022年首度选上的1席,暴增为15席。而这个党的主张制定新宪法,将天皇重新神格化,规定日本为君民一体国家,天皇可迳任命首相、公布法律,教育上也要看齐战前的昭和思想等。“这些主张在外人看来,岂非匪夷所思?” 见微知著,以上种种都已为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铺就了广阔而又肥沃的土壤。日本要成为正常国家,要突破和平宪法,要重新成为东亚区域内强大的军事存在,可能成为每一位日本政客朗朗上口的口号跟笃行不懈的信条。 “日本在害怕被报复、被追讨历史罪责的恐惧下,将以追求重新军事化作为安全感的来源,而在大规模军事化的过程中,恢复太阳帝国荣光的军国主义,可能重新跃升为国家的最高纲领。” 台媒指出,真正能让这一法西斯的思想与主义不但复燃,还能冲出柙的,则是美国的新孤立主义苗头。即美国最新国防战略将转至对美国本土的防御,美国似乎只想自扫门前雪了。“如果美国真的准备将更多部署在西太平洋的力量撤离,它势必要同意日本重新大规模武装自己的要求,以填补它留下的真空。” 如果美国允许日本重新武装自己,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这意味着什么?台媒说,这将让日本以它仍然十分可观的生产与经济实力,打造一支强大的日本军,甚至可能突破它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战后枷锁,制造出数量可观的核武器,以达到威慑中、俄、朝的目的。 台媒最后写道:“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再以一个军事大国的面貌重现于世,虽不能说已经板上钉钉,却已是一个大概率的历史趋势。如果这一局面真的出现,台湾要跟以前一样,将它当成一个亲爱的大哥哥,还是敬而远之另谋生路,必须作出正确的政治抉择。” 事实上,石破茂的辞职并非单纯个人政治失败,而是日本自民党内右翼势力全面崛起的标志性事件。其核心矛盾在于:石破茂试图在中美之间维持战略平衡,如推动对华高层对话、避免过度卷入台海议题等,但保守派要求彻底倒向美国、强化对华遏制。这种路线之争在2025年7月国会选举后白热化——自民党首次失去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保守派借题发挥,联合 130 名议员逼宫,最终迫使石破茂辞职。 这一事件释放三大信号:1. 日本对华政策 "右转" 进入加速期;2. 历史修正主义与民粹主义合流;3. 美日同盟向 "进攻性协作" 转型。 新首相人选如高市早苗若上台,可能推动四大激进政策,包括:军事冒险升级;台海介入实质化;经济脱钩深化;配合美国科技遏制。 面对日本政治生态的深刻变化,中国需构建 "法律震慑 - 军事反制 - 经济绑定 - 舆论引导" 的立体化防御体系,既遏制军国主义复活势头,又避免陷入全面对抗。 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轨迹具有清晰的历史逻辑:经济困境→民族主义煽动→军事冒险→灾难性后果。当前日本的右翼化倾向与20世纪30 年代有相似性,但中国已非昔日之中国。 面对日本政治变动,中国需保持战略定力,既不高估石破茂下台的短期冲击,也不低估军国主义复活的长期风险。历史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中国的反制措施既要精准打击右翼势力,又要为中日关系留下转圜空间,最终通过“以斗争求安全、以合作促发展”,推动日本回归和平发展轨道。
台媒示警:石破茂下台可能为军国主义幽魂复活打开一扇窗,台湾要思考是继续把日本当成
代码诗人
2025-09-10 18:26:55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