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开国上将李达在老家有一个大儿子,1959年来找李达,想让父亲给他安排一份

韫晓生 2025-09-10 17:47:08

[太阳]开国上将李达在老家有一个大儿子,1959年来找李达,想让父亲给他安排一份工作,李达却对大儿子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也该有个儿子当农民。不要因为我做了官,儿子就不能当农民了!”   (信息来源:人民网——上将李达:严以律己、一心为公的典范)   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刻进他家的家风里,也决定了他大儿子李如龙一辈子的路——面朝黄土背朝天。   这份坚持,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克己奉公的品格,也蕴含着一位父亲对子女最深沉的期待。   说起来,李如龙对父亲的印象几乎是空白。从小在乡下,他甚至一度以为自己的爹早就没了。直到结婚那年被人带着去武汉,他才傻了眼,原来自己的父亲不仅活着,还是个部队里的官。   老家那会儿闹饥荒,树皮草根都成了活命的口粮。饿得实在没办法,李如龙揣着一丝希望跑去北京找爹,想法特简单,给个活干,能吃饱就行。   可李达的回答,像一盆冷水浇下来,他干脆利落地拒绝了,并斩钉截铁地告诉儿子,农民的后代,就该继续当农民。   李如龙不死心,退一步说,那帮衬下老家的事总行吧?没想到父亲的火气更大了,厉声训斥他,看到父亲发怒的样子,他只能无奈地打消所有念头。   话虽说得硬,李达却没让儿子空着手走。他问儿子还缺啥,李如龙说想要辆手推车干活方便。将军二话没说,立马让秘书去京郊买了副加重的车架子,让他运回了老家。   这副超过30公斤重的车架子,李如龙曾亲自提着走过渭河,引来乡亲们围观。大家想不通,将军咋不给儿子弄个工作,就送这么一辆车,可这辆车,后来成了李如龙最宝贝的家当。   在北京当副总参谋长,李达却带着妻子张乃一,在一个与他身份极不相称的小院里住了几十年。上级几次要给他们换大房子,都被他硬生生顶了回去。   后来房子都震漏了水,梁柱断裂,墙皮大片往下掉,成了危房。即便这样,他才勉强同意修一修,还定了规矩:“因陋就简”,能用的东西一个不换。   这种“抠门”也用在了儿子身上。李如龙写信说老家房子破了想翻新,李达回信说,有多少钱办多大事,盖不起新的,就把旧的修修接着住。   战场上,他参与指挥过百团大战、渡江战役,功劳赫赫。可每次开总结会,他都把荣誉推给党和战友,自己从不邀功,在家里,他更是把自己的身份藏得严严实实。   对下属,他要求严,态度却格外和蔼,犯了错也是温和地指出来一起复盘。难怪刘伯承元帅都由衷称赞他,不仅是军事才华出众,更是因为他那份谦逊豁达的品格和对同志的真挚。   这种精神,就像空气一样,渗透在整个家庭里。他的几个子女,没有一个把自己当“将军后代”,都靠自己的双手踏踏实实地生活。   李如龙更用那辆承载着父爱的架子车,日复一日地运土送粮,硬是把自己干成了远近闻名的劳动模范,从没给政府添过一点麻烦。   他每次去北京看爹,看到的还是那个朴素的将军,吃着家常便饭,住在普通平房。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劳动最光荣的决心。   在一个所有人都想往上走的时代,李达将军却执意让儿子往下走,回到土地。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革命者的初心,也给子女留下了一份比任何财富都更宝贵的精神遗产。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