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说刀郎的歌“不具有审美艺术”,但她又承认确实卖不过刀郎,她说评价也不能仅看销量。 那英其实引出了一个非常有深度的话题,什么是好的艺术?可惜那时那英与杨坤批判刀郎时没有引发媒体讨论,我们缺乏探究精神还是更在意人情世故? 什么是好的艺术?其实答案方向很简单,那就是首先讨论艺术为什么要存在?为谁而存在?确定了艺术存在的方向,我们就找到了艺术应该什么是好的。 就歌曲而言,大致三类: 美声、民族、流行,各自群体与为谁而生各有不同。流行歌曲自然需要流行,没有流行能力那已经是被否定一半了。而流行的根是啥?自然是传唱、民间热度,恰恰刀郎的销量是啥?答案不言而喻。 分析事物如果坚持逻辑思维原则,其实原因找到不难,就怕权利者为了维护自我地位不断使用辩证思维进行没有逻辑的狡辩,就如笑谈“我饿了,辩证法习惯,饿了可以带来动力。逻辑思维很简洁,饿了就没有力气。” 辩证思维是权力思维,因为没有逻辑比对,所以思维方向都是主观世界。反之逻辑思维的答案都在客观世界里,没有客观事物就不存在逻辑解读。 也许那英批判刀郎事件,是那个时代那英地位高大不能对其有逻辑思维来辩论那英的辩证思维,必然那英是长期的歌坛一姐嘛。 所以权力唯上的环境里,逻辑思维的市场确实被挤压的厉害,需要时要它,反之束之高阁。而大行其道无处不在的是辩证思维,流行于政治语言里,“饿了坚持下,但有生存的动力”,看起来饿了也可以是个好事儿,在辩证思维眼里。 所以一个群体或社会的沉淀文化特征太重要了,它是法律原则设计的基石、它决定了权力阶级治理模式的设计,因为法制设计者永远会依赖文化特征而设计法律。
那英说刀郎的歌“不具有审美艺术”,但她又承认确实卖不过刀郎,她说评价也不能仅看销
彼岸花开无声
2025-09-10 17:40:27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