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5400亿!就在昨天,我国一口气签了三个货币互换大单:跟欧洲换3500亿,瑞士1500亿,匈牙利400亿,加起来整整5400亿!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回合作的不是发展中国家,而是西方国家,这在以前可不多见,说明人民币正在“走出去”,越来越被国际认可。 我国央行接连公布了三份重量级协议,跟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匈牙利央行分别签署了本币互换安排,金额加起来刚好5400亿人民币。 这不是随便签着玩的,而是实打实的金融合作,尤其是这回对方全是“发达经济体”,这让不少人都觉得眼前一亮。 以往咱搞货币互换,更多是发展中国家为主,这次能跟欧洲这些大玩家合作,说明人民币已经开始真正走进国际金融圈子里了。 货币互换,说白了就是两国央行之间互相留“备用金”。 一旦有需要,比如外汇波动大、市场不稳定,双方就可以用这笔钱来顶一顶,保障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这事儿听着有点“银行之间打交道”的味儿,但其实背后影响的是整个国际金融格局。 尤其是人民币能作为互换对象,说明对方国家已经认可它的稳定性和流通能力,不然谁愿意拿着一个不熟悉的货币囤着? 这5400亿的互换协议,其实是一步棋,而且走得不小。 欧洲央行那边的3500亿,是对之前协议的续签,原来就有合作基础。 瑞士和匈牙利也不是第一次和我国签这种协议,但是这次三个国家一块儿宣布,时间点又这么集中,很明显是经过统一安排的。 这种“集中发力”,在金融领域并不常见。 换句话说,我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把人民币一步一步推到更大的舞台上去。 其实这几年,人民币“出海”这件事一直在稳步推进。 从最早在周边国家搞点本币结算,到现在能跟欧美央行直接签互换协议,说明咱的货币政策、经济基本盘、国际影响力,已经到了一个让人信得过的程度。 尤其是这次,欧洲、瑞士、匈牙利这些国家并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看中了人民币背后的稳定性。 毕竟在这个全球乱象不断、美元高利率不放松、金融制裁频繁的背景下,谁都想多留几手准备。 说到美元,不得不提一个现实问题。 现在全世界的贸易结算多数还是用美元,主要是因为大家都习惯了。 但是这“习惯”其实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上的——那就是美国的金融体系足够稳定、美元足够可信。 但这几年,美元的“可信度”也在打折。 尤其是美方动不动就冻结别国资产、搞金融制裁,很多国家都开始担心:万一哪天自己也被盯上了怎么办?所以越来越多国家开始考虑降低对美元的依赖,而人民币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项。 这时候,我国主动出招,签下5400亿互换协议,等于是在告诉世界:我们准备好了,也欢迎大家用人民币做事。 这不是靠嘴说的,而是拿出真金白银,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建立起稳定的货币通道。 参考:北青网——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三家央行续签本币互换协议
整整5400亿!就在昨天,我国一口气签了三个货币互换大单:跟欧洲换3500亿,瑞
飞绿说历史
2025-09-10 12:13: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