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才是日本舆论战的主战场,可给国内“叫兽主骗”的经费也就2.5%,月薪才4800元 这点小钱还不是谁都能拿,得是“圈里人”才有资格。 网上那些日吹,其实多数连汤都没喝上,纯属为爱发电。 这几年,网上关于日本的声音越来越多,不管是“吹”的还是“黑”的,讨论的越来越热闹。 但你真要扒拉一下就会发现,日本对外搞舆论战,最盯紧的其实就是我国。 不是因为我们好欺负,而是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才是舆论引爆点,搞定了这里,辐射效果最大。 别看他们表面上客客气气的,背地里可没少下功夫。 日本政府每年专门拿出一笔钱来做所谓“对外战略传播”,说白了就是搞舆论引导、文化输出这类事。 他们清楚,硬碰硬比不过我国,干脆就靠“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慢慢渗透。 尤其是针对我国的学术圈、媒体圈,挑一些“能说话”的人,借助他们的身份做文章。 不过,说来也挺讽刺。日本虽然把我国当成主战场,可真正投到我们这边的钱,连预算的三成都不到。 算下来,只有不到2.5%,而且这还不是都发给个人的。 真正能“喝上汤”的,是那帮在高校、媒体里有点地位的人。 他们挂个“研究项目”或者“学术交流”的名头,每个月能拿到四五千块,经常就是4800元左右。 听起来不多,但架不住他们人少啊,钱少事大。 关键是,这笔钱也不是谁想拿就能拿的。 你得是在圈子里混得开的,比如有点名气的教授、经常发稿的媒体人,最好还能带点“中立”“理性”的标签。 他们说话不像网络键盘侠那样直白,反而喜欢拐着弯说,搞得跟“独立思考”似的,实际上骨子里早就被“润”了。 日本方面就喜欢这种“看起来不偏不倚,实则立场明确”的人,听上去像是在讲道理,实际上是在带节奏。 而网上那些经常发帖吹日本的,尤其是年轻人一代,其实多数都是没拿一分钱的。 他们发的那些内容,也就是凭兴趣、凭好感,甚至有的只是为了蹭热度。 他们既没资源也没人脉,连个“项目边角”都沾不上。 结果是,真正拿钱干活的躲在幕后,安安稳稳做“文化输出”,而在前台吵得满天飞的,反而是白忙活一场的“义务兵”。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老觉得网上日本声音特别强,其实真正在背后下功夫的就那么几个人,但因为他们说话的地方“高端”,比如在期刊上发文章、在主流媒体写评论、做访谈节目,影响力就大得多。 普通网友可能一时半会没察觉,但时间长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来了。 你会发现,很多观点开始变得“温和”、变得“理解”,甚至开始反过来指责自己这边“不理智”“太敏感”。 其实这不是个别现象,是有套路的。日本搞舆论战不是一时兴起,是长期规划。 他们清楚,真正影响一国舆论的,不是网上吵架吵赢了,而是话语体系谁来掌握。 所以与其去直接发帖,不如扶持几个“会说话”的,说得有理有据、说得滴水不漏,这样才能真正起作用。 而我国话语场的特点就是:一旦你有了“专业身份”或者“主流平台”,说的话就更容易被信服。 所以他们一开始就瞄准这批人。 参考:观察者网——姚春:至少6440亿日元!日本外务省是怎么花掉这些钱的?
我国才是日本舆论战的主战场,可给国内“叫兽主骗”的经费也就2.5%,月薪才480
世界今若在
2025-09-10 09:45:36
0
阅读:42
用户14xxx46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