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始终呈现“结构性牛市”特征,板块与个股间多为此消彼长的轮动节奏,而非全面普涨。要在市场中盈利,核心是跟上大资金动向与主线热点;一旦节奏或方向踏错,大概率只能反复为他人“买单”。
市场本质上难以实现“共同富裕”,盈利始终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唯有紧跟大资金主攻方向,才能真正享受到牛市红利。但多数投资者难以摆脱“追涨杀跌”的惯性:往往等热点涨起来才跟风入场,大概率追在阶段性高点,一旦行情回调又容易割肉离场;即便偶尔踩中主线,也很难扛住短期波动带来的回撤。因此,对热点必须研究透彻,才能在震荡中坚定持有。
当下更该思考的是:大资金是否已转移进攻目标与“阵地”?前期大涨的方向会不会进入阶段性见顶或下跌趋势?固然坚定看好大的产业发展方向没错,但再强势的主线、再优质的产业,也难免出现调整——有些调整可能不是一周两周,而是长达数月,你能否承受住期间的回撤与漫长煎熬?
就像大家熟悉的人形机器人板块,曾在大涨后沉寂数月,才重新回到投资者视野。若是在回调阶段贸然进场,后续“熬”的过程会格外艰难。
没人不想跟上主力节奏,既躲过回调又不错过上涨,但面对已大涨的方向,必须懂得“见好就收”。“强者恒强”总有上限,没有永远的趋势;就像以光模块(CPO)为代表的方向,当机构普遍鼓吹时,反而要提高警惕。即便认可行业长期价值,二级市场股价也不可能一直上涨,过度抱团终将面临瓦解。
无需猜测行情何时“涨到头”,也别妄想在绝对顶部离场,唯有“先人一步”才能保住盈利。尤其要注意:卖出后别因受不了股价再涨的诱惑而“杀回马枪”——很多人亏钱正是源于此。
股票投资好比“接力赛”,别指望在一只股票上“跑完全程”。心态放正,这绝非空洞的大道理,想明白就能终生受益:能赚一块时只赚七毛,留三毛利润给别人,反而能走得更稳。
当下重点应关注“热点轮动方向”,而非纠结“牛市是否还在”。牛市行情并未结束,能否把握关键在于个人的投资信仰与认知。对多数人而言,很难精准踩对大方向的每一轮节奏,因此不妨通过分散投资、平衡组合来应对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