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对STEM人才推出的新签证是否会使其在世界上占据优势?】(南华早报)

理性闲谈天下事 2025-09-10 04:22:15

【中国针对 STEM 人才推出的新签证是否会使其在世界上占据优势?】

(南华早报)拉赫达尔·侯赛因·阿夫里迪 (Rahdar Hussain Afridi) 是北京大学机器人专业博士研究生,来自巴基斯坦。今年一月毕业后,他一直担心自己是否能继续留在北京大学。

他希望在中国找到一份工作,但招聘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而且他的学生签证可能在毕业后很快到期,并且没有工作许可。

中国新推出的针对 STEM 专业人士的“年轻人才” K 签证让他“松了一口气”。

“听到这个签证的消息我真的很开心,”29岁的阿夫里迪说道。“我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六年,现在只差一张签证就被要求离开。我一直生活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

新的签证类别将于10月1日生效,为全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少的障碍。观察人士表示,这标志着中国移民政策的转变,以及增强其高科技领域创新和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分析人士称,该战略还旨在利用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美国)更为严格的移民环境。

但他们警告称,该计划是否有效仍有待观察,同时呼吁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据中国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国务院于 8 月初公布了“K 类签证”,“该签证仅对年龄、教育背景或工作经验有特定要求,不需要境内雇主或邀请实体”。

报道称,中国外交使团将公布更多有关签证要求的详细信息。

北京智库中国与全球化中心创始人王辉耀表示,K签证的推出标志着“中国移民政策的重大转变”。

“以前,重点是吸引海外华人来跨国公司或家庭团聚。现在,重点显然放在了科技和创新人才上。”

王说,除了针对海外华人群体外,该政策还将吸引那些前往美国或欧洲的年轻人,其中包括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尤其是印度、日本和韩国。

他称,考虑到中国的技术转型、人才需求和“无与伦比”的优势,K签证是非常适合中国的解决方案。

王教授表示,中国的优势包括广阔的市场、广泛的人才网络、快速发展的大学以及数千个创业和工业科技园区。

“我相信人才涌入中国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这种趋势将会持续增长。”

他补充道:“美国正变得越来越封闭,而中国正变得越来越开放。”他将新签证描述为北京在疫情后为方便外国人访问中国而采取的举措的延伸。

中国实施的免签入境政策已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上半年,约有1360万外国人通过该计划来华旅游。该计划最初于2023年启动,最初覆盖6个国家,今年7月扩大到70多个国家。2025年的数字同比增长近5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和全球事务教授刘宏预计,美国政府加强移民控制将有助于吸引外国人前往中国。

不过,他表示,中国的 K 签证不应被视为美国 H-1B 签证的直接竞争对手或替代品,H-1B 签证是一种需要雇主担保的工作签证。

H-1B签证在“学历、工作经验和最低工资”方面的要求更高,潜在申请人数量也更大。

相比之下,大多数 K 签证申请人可能是从事科技领域的海外华人第二代,以及来自西方和全球南方的年轻专业人士,刘说。

特朗普政府今年通过行政措施和新法规大幅收紧美国移民政策,以驱逐非法移民。

例如,上个月,特朗普政府提出了一项限制外国学生签证有效期的规定。

同样在 8 月份,共和党参议员迈克·李 (Mike Lee) 建议暂停发放 H-1B 签证,目前许多 H-1B 签证的持有者都是来自印度的高技能工人。

刘先生表示,中国的另一大优势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激励,这些政策优先考虑人才来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

他说:“尽管过去几年中国经济有所放缓,但增长前景依然乐观。”

对于北京大学的阿夫里迪来说,经济因素促使他做出了去中国留学的决定。

他回忆说,美国的学费太贵,而欧洲顶尖大学也不太可能提供奖学金。同时,他发现新加坡和韩国的薪资待遇与中国顶尖人才相比竞争力较低。

“所以,我选择了中国,”阿夫里迪说。“当时我哥哥告诉我,未来在中国。他的意思是,没有中国,未来是不可能的,所以你最好去中国,留在那里。”

然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名誉教授崔大伟警告称,中国大陆的研究环境和经济形势可能并不像新签证政策所显示的那样友好。

茨威格表示,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吸引和留住外国研究人才的两大挑战。

他补充说,中国学术界历来存在海外留学学者与未接受过海外教育的学者之间的竞争。

2008年中国启动“千人计划”后,这种紧张局势再次升温。该计划招募了外籍科学家,并引发了海归与缺乏丰富国际经验的本土领导人之间的新一轮竞争。

茨威格表示,通过 K 签证涌入的新外国人才可能会加剧这种竞争,当地人可能会质疑外国人取得了什么成就或“证明”值得享受特殊待遇和福利。

刘先生表示,严格的选拔标准和中国人才战略的有效制度化对于K签证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涵盖招聘、培养、管理和评估。

他说:“同样重要的是,要确保中国本土的大学毕业生不会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他们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的王教授呼吁公布向长期居留的外国人发放的永久居留许可以及国际学生签证批准的数据,以提高每年发放数量的透明度。

“可见性至关重要,”他说。

0 阅读:38
理性闲谈天下事

理性闲谈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