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总评车:米其林这波操作,不止于轮胎,更是给地球“补”生态
聊到米其林,多数人第一反应是轮胎,是餐厅指南。但这次在内蒙古阿尔山,米其林玩了把不一样的——用“森林守护计划”证明,企业的责任能扎进土里,长成守护生态的树。
去年首批2万余棵树只是开始,今年米其林和中国绿化基金会的合作直接升级。最亮眼的是“企业+公众+公益”的模式,没把环保做成自嗨。物流伙伴搞低碳安全驾驶,既提效率又减排放,把运输行业的绿色转型落到了车轮上;驰加门店搞两个月公益活动,消费者少用张纸、参与个数字化体验,就能领养阿尔山树苗,让普通人的环保行动有了实在落点,不是喊句口号就完事儿。更关键的是,项目还帮当地居民找到了新工作,生态保护和乡村发展没脱节,这才是双赢的正经事儿。
启动仪式上那批新种下的树苗,还有中国绿化基金会发的捐赠证书,都是实打实的证明。左健总说“让生态保护与行业发展相辅相成”,这话没虚——从轮胎到低碳物流,从企业行动到公众参与,米其林把自己的业务和环保拧成了一股绳。张全洲秘书长提到的“全新共建模式”也很中肯,企业出资源、公益搭平台、公众来参与,这种组合拳比单一发力管用多了。
回头看,2024年种下的树已经开始改善蒙古原羚的栖息地,还拉了上千物流人、消费者入了低碳公益的坑。未来米其林要在生态修复、绿色物流上接着深耕,把绿色融入出行和服务,这路子走对了。
说到底,米其林这波不是单纯做公益,而是用实际行动说明:企业的价值不止于卖产品,更在于能给社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当轮胎企业开始操心森林和低碳,当环保从“少数人做”变成“多数人可参与”,这才是真正有分量的“责任”。期待未来阿尔山的绿能更浓,也盼着更多企业能学着点,别光盯着销量,也给地球多“补”点生机。
米其林FREECAR车势 | 轮胎圈